返回列表 發帖

轉3CMUSIC:Hong Kong Pop Is Dead

本帖最後由 我等我在 於 2015-10-21 19:22 編輯


這是The Smiths 其中一首單曲Panic的歌詞,說出了很多所謂social misfits的情懷。說The Smiths 是英國最重要的樂隊,與你爭論的人相信也只能舉出The Beatles來跟你爭辯——因為The Smiths 可說是Indie獨立音樂,又或是更仔細說是結他主導的獨立音樂的始祖,九十年代打後的大部份獨立樂隊都受The Smiths 影響深遠。在衣著、歌曲主題、設計美學甚至意識形態上,都是獨立音樂的精髄所在。當代香港獨立音樂最重要單位My Little Airport 當然亦是其中一受影響單位。

香港社會講求磨掉稜角,不要出眾不要扮與眾不同,成為「祖與占」——但事實上確實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喜好品味意識形態,其實有無限的可能,香港就是有一種迫你「同類」,接近令人窒息的保守意識形態,聽一樣歌,睇一樣戲,著一樣衫。外國社會一樣有主流,然而次文化counterculture等通常亦並排發展,抗衡主流文化的洪流。所以在外國不是亦不願做「祖兒占」的總能在不同次文化或counterculture裹找到共鳴及自我身份肯定,正如獨立音樂就提供不一樣的意識形態,不是那些刻意造情的情歌,又或是講來講去都一樣的愛情或人生道理,正如以上提到的 The Smiths,就是獨立音樂反建制,不信奉主流價值的獨立音樂的先鋒及終極代表。

香港樂壇已死

討論了七八年,我敢寫香港音樂是名存實亡了,沒方向,沒新聲音,能夠勉強走紅的還是那些一式一樣的情歌格式,這不是主流音樂的死亡,我不知什麼才是了。這次要展述的樂壇死亡的原因是主流音樂欠缺獨立音樂的養份。這次執筆長篇大論,是想以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的關係來解釋香港音樂死亡的原因,並加以筆者卑微的個人音樂經歴,為樂壇的討論提供一個新觀點。

作為一個八十年代香港土生土長的音樂迷,我不是沒有為香港廣東音樂感興奮過。我的音樂青春期有幸始於九十年代尾二千年頭,正正是香港音樂創意上的活躍期。那時候打開電台,你可以仍聽到八九十年代活躍的歌手的新作,張國榮、張學友、王菲、黃耀明甚至難頂一點的黎明;同一時間你可以聽到古巨基、盧巧音、陳奕迅、楊千嬅等的新聲音;甚至是獨立的 AMK、Huh!?、阿龍大及往後的有耳非文或The Pancakes。當然,你打開的不能是任何一個電台,是推動獨立音樂的商業二台903。

香港音樂成也903敗也903

說起香港音樂,903是不能忽略的。商業二台在九十年代更新其定位及形象,標榜為年輕人電台,改名為「叱咤903」,推動原創華語音樂,打破香港改編音樂的情況,進展為原創音樂作主導。903 叫自己做年輕人電台,口味上及眼界亦確實年輕獨到,與無綫及港台等都有不一樣的取向。無拿過無綫最受歡迎獎項如林憶蓮 、倫永亮及方大同,都在903奪得過男女歌手寶座;而在無綫稱覇的劉德華更是從沒有拿過903的男歌手金獎,可見903的次文化定位,有逆行文化Counterculture的企圖。

903的90 年代全盛期幫了不少獨立樂隊推廣,扶助過不少新晉歌手,推廣過不少小眾音樂,是不少好音樂的溫床,是大紅歌手成名前的試金石,是流行音樂的探熱針。他們不同時期充滿個性的口號及宣傳,如鼓勵DIY自家創作等亦教育了年輕聽眾。陳奕迅華星時期能冒起,全靠903;楊千嬅的傳奇音樂事業,亦多得903;或是獨立單位如The Pancakes、林一峰和at17能獲得強大的聽眾層,亦不得不多謝903,903以一個權威機構給予了這些新晉歌手一定的權力肯定。

不過,香港樂壇可說是成也903敗也903,二千年中期開始903開始忘記了「年輕人」定位,被「商業」完全取替,推廣的歌手或歌曲與其他電台開始大同小異,不是陳奕迅就是容祖兒,大台播呢首佢地又播呢首,逆主流文化的定位崩壞,標誌著香港唯一肯推廣年輕次文化、教育聽眾的電台亦失守,令新晉音樂人及獨立音樂人的上遊平台都喪失掉。

香港獨立音樂缺乏環境、有心人及資源

音樂的發展講乎很多元素,環境及周邊配套是新音樂能成功發展的必備元素。以英國為例,主流電台像BBC Radio 1播放的歌曲都是主流悶蛋歌曲,不過,它們卻出了個John Peel,可說是非主流音樂教父,在傳統大台推廣獨立音樂及非主流音樂,邀請新晉樂手現場表演,音樂教育了無數聽眾,令無數年輕人聽到更多非主流音樂。同時他們又有Tony Wilson,傳奇傳媒人,創辦Factory Records,推動Manchester曼撤斯特的音樂文化發展,將Factory 視為文化投資而不理經濟回報。他們又有Geoff Travis,創辦獨立音樂唱片行及廠牌Rough Trade,與主流唱片行抗衡......

Dear flop Gin Lee,your  songs are very bored&low!>_<

本帖最後由 我等我在 於 2015-10-22 08:05 編輯

香港不是沒有有心人嘗試推動獨立音樂發展,在九十年代尾就是二千年頭香港的音樂豐盛期,就有黃耀明在1999年成立人山人海這音樂廠牌,在主流樂壇活躍並影響了當時的音樂風格發展,彭羚、楊千嬅以及簽約東亞後的何韻詩都是由人山人海的陣容及內涵發展出來;AMK主音關勁松在903當DJ之餘,亦在2004年成立維港唱片,一系列結他及shoegaze樂隊活躍一時,My Little Airport就是當中的成果;又或是由媒體人BFSH成立的廠牌、唱片行89268都在獨立音樂界帶來了一陣春風,旗下的假音人在獨立音樂圈亦締造了短暫的legacy。可惜的是近十年的香港就是沒有已成名的傳媒人敢於或願意帶頭做不一樣的音樂,再沒有新動力帶動音樂發展。

近十年獨立音樂成果,就僅有在獨立經理人公司Ban Ban Music處理下,音樂監製周博賢主導下的謝安琪在2005年以半獨立女歌手身份跑出。謝安琪取得商業成功,迅速在零六年簽上新藝寶,同時保持以周博賢作音樂軍師作音樂,僅用主流音樂人擔當單曲及少數作品,成功在零八年推出音樂代表作【Binary】,成為在容祖兒、何韻詩後成功走上一線的女歌手;周博賢不謹成為熱門監製,其民謠pop rock及草根社會題材亦成為樂壇新潮流。

獨立音樂是推動主流音樂發展的動力,簡略分析八十到千禧年代音樂發展

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是不能分割,相生相益。獨立音樂的發展往往推動主流樂壇,而獨立音樂單位正正是主流唱片公司的挖角對象,成為日後成功的主流歌手。香港主流流行音樂死水一潭,正正就是因為沒有獨立音樂的小流泵入新鮮水源;香港主流音樂人只有商人沒有像英國一些一心為音樂發展的人,業內人士思維守舊不進取,正正就是令潭水越變越瀆的原因。

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成功是來自一班年輕、西化的音樂人從不同流行音樂取經而創造出來的音樂成就,是可與世界流行音樂接軌的各式音樂。中式小調民謠、簡單直接而精緻的日式流行、歐美的新浪潮、或是像林子祥的世界、藝術流行甚至是流行搖滾及日後的R&B,你都可以在八十年代的音樂地形裏頭找到。

到九十年代初的流行音樂是香港唱片業營運的成熟期,不只張黎劉郭四人的定位名確立體,當時歌手的定位及聲音亦相對地分明,商業成功。九十年代音樂當然不能不提王菲,王菲的傳奇及成功不只是她的優美聲線及獨特唱功,而是王菲向歐美搖滾、獨立及另類音樂取經,在音樂內容、音樂個性甚至歌手性格都展現不妥協、與世不容的態度,令「王菲」這兩個名不僅定立了華語新聲音,更是一種音樂態度。

九十年代尾到千禧年代香港音樂創意蓬勃期

九十年代尾隨著香港主權交移,整個香港創意工業亦經歴了一次大震盪,不只八十年代的幕前人減產外,不少以前活躍的媒體人亦移民淡出,包括音樂工業,這亦造就了一班新音樂人冒起。九十年代尾可說是新音樂人嶄露頭角的時刻,亦是香港另類、獨立音樂正式與主流音樂正式合流的時候,不只主流新音樂名字像伍樂城、王雙駿及雷頌德崛起參與新歌手的音樂外,大部份新晉歌手都有獨立音樂人參與製作。

獨立樂隊Black & Blue出身的盧巧音與由浮世繪的梁翹柏成合作夥伴、古巨基有Black Box的林健華及張佳添、莫文蔚亦在1996年因音樂監製郭啟華及一眾獨立音樂人的合作而在音樂上成形——以及,當時的華星唱片,幾乎是以獨立音樂廠牌精神與美學運行的唱片公司。

面對著所有已成名的歌手如鄭秀文及梅艷芳等離開或淡出,華星由Evi Yang帶領的A&R部門則背城借一,積極採用獨立音樂界的單位,旗下歌手如何超儀、楊千嬅與陳奕迅,就是用獨立音樂式包裝及製作,製作出不一樣的流行歌手。楊千嬅的音樂事業成功正是香港樂壇的一個變數︰她在華星的音樂絕大部份音樂都由獨立音樂人及新晉音樂人打造,不只人山人海、AMK的四方果及關勁松或Slow Tech Ridden,還有Eric Kwok 及改變香港音樂環境的陳輝陽。楊千嬅的Play It Loud Kiss Me Soft 仍然是香港樂壇其中一張最具實驗性而取得商業成功的大碟。Evi Yang 的奇妙A&R風格不停留於華星年代,她往後轉到EMI後主理的Shine及薛凱琪亦充滿個性,在香港樂壇留下印記。

全球化音樂流通底下,香港音樂人忠於自我,尋找獨特聲音

在資訊開放全球化的世界,除了歐美流行,J Pop或 K Pop外,還有近年樂壇發展得更好的台灣,樂迷選擇眾多,基本上本地音樂的重要性已被淡化;香港樂壇亦注定像全世界大多數地方的本地樂壇一樣,給國際流行佔據了大多位置,商業成功再不是必然事。港音樂工業不能再獲大利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香港音樂要生存,除了要保留香港音樂的獨特音色及個性外,或者更重要的是能夠放下迂腐的運作模式,不再迷戀於市場或公式化的流行旋律或主題。若然一些經過計算的音樂都不能取得商業成功的,那就證明這些商業音樂是失敗,沒有存在價值的——這就是現在香港主流樂壇的可悲情況。

香港樂壇現在面對的問題,首先是獨立音樂不健康,令主流音樂沒有任何衝撃及新方向。主流樂壇而言,音樂流水作業,每個歌手都是倒模餅印;唱片公司的人迂腐沒視野,除欠缺音樂知識及自省能力外,更沒有方向沒想法;更甚的是沒有已成名的行內人敢擔當大旗,打破樂壇彊局。獨立音樂而言,雖然這兩三年已見大量有潛質的獨立單位冒起,但大前題是沒有健康環境成長;同時獨立音樂人亦嫌不夠個性,與主流樂壇的意識形態及音樂品味相差無幾,同時亦不思進取,未能用音樂觸及大眾,製造能夠傳唱的流行大作,攻入主流。

個性是音樂或任何藝術的重要元素,香港樂壇無論是主流又或是獨立音樂,個性總是被克制及不鼓勵,令到大多數音樂單位都是以世界仔女圓滑懂事的作風處世,都是迎向所謂「大紅大紫」的紅館意識形態進發,正正是香港樂壇變得悶蛋的原因。觀及世界流行,英美的流行音樂仍能有不錯成績,仍能有歌手走出,還不是有賴歌手的個性,英國的Adele、Paloma Faith或Sam Smith,美國的Lady Gaga、Nicki Minaj或Taylor Swift,全都不再僅是唱歌了得的「歌手」,而是真實、敢言、代表著自己或某一種社群聲音的流行歌手。再者,主流樂壇一直都有固步自封,悶蛋的趨勢,全因錢作怪,視音樂為商業從來就不是一件健康事,就算外國樂壇其實一直都是靠獨立音樂人來推動主流樂壇發展。

香港樂壇已死,但不代表沒有重生的空間。痛定思痛,香港音樂人若然敢忠於自我,誠實製造音樂,有改變創新的音樂思維,香港音樂還是有機會再次蓬勃,建立獨一無二的HK Pop聲音——至少這是我的希望。

(文章是筆者看罷BBC Four 最新音樂記錄片Music For Misfits: The Story of Indie而撰寫)

---------------------------------------------------

今次認同陳大文既香港POP已死,你地認同嗎

我認為時下香港樂壇衰落,主要係投資者唔肯大筆投資,加上新生代歌手無自己音樂個性,不斷重復唱同樣既K歌,造成現在香港樂壇既局面。

Dear flop Gin Lee,your  songs are very bored&low!>_<

TOP

認同。903再咁做落去同港台無異。年年唔係joey就係fa,悶爆。當年青人連903都唔再留意嗰陣時,就係香港樂壇正式死亡之時。個人估計係5年內(假設女金仲係容楊互換而其他獎項都係上一輩壟斷)。

TOP

其實都無計架喎
某啲電視台係黃金時間播果啲成浸酸宿味嘅音樂節目都仲可以長做長有
就知個樂壇無得救
Happy and Blessed.

TOP

其實都無計架喎
某啲電視台係黃金時間播果啲成浸酸宿味嘅音樂節目都仲可以長做長有
就知個樂壇無得救 ...
jose 發表於 2015-10-21 19:35


嗰班所謂嘅前輩歌手有唔少係唱到走晒音/咪咀,但收視仍然高企。真係吹脹。

TOP

好煩。
我由中學聽香港樂壇已死死到今年仲死。
死得未?

死既只會係903

聽歌電台已經唔係唯一. 甚至乎已經無乜人再聽電台聽歌
自己有個PLAYLIST / KKBOX MOOV JOOX ITUNES
EVEN 免費既都好多
YOUTUBE 先係兵家必爭之地

點樣去令到樂壇發光發亮唔係單單只係靠一個媒體
佢係咪忘記左香港人(年青人) 對電腦多過對電視電台呢?
無病呻吟既一篇文章

TOP

本帖最後由 KarsonLo 於 2015-10-21 20:16 編輯
好煩。
我由中學聽香港樂壇已死死到今年仲死。
死得未?

死既只會係903

聽歌電台已經唔係唯一. 甚至乎已 ...
釘釘 發表於 2015-10-21 19:43


十分認同,呢度就話樣樣圍繞電台啫, 放大到社會層面又係唔係?
隨itunes,moov,kkbox 崛起, 有幾多個中學生會追聽電台
話說原來仲有人上3c music架
http://i58.tinypic.com/29fphlf.gif

TOP

嗰班所謂嘅前輩歌手有唔少係唱到走晒音/咪咀,但收視仍然高企。真係吹脹。 ...
kayzzz 發表於 2015-10-21 19:38


最奇怪係, 即使班前輩歌手爛聲冇氣兼走音, 但永遠有班人話"唱得好個而家D歌手"

TOP

我識的90後 基本上都冇聽收音機
更加遑論因為電台播的歌而影響佢地音樂taste

獨立音樂去唔到主流 係因為受的人都仲係少數

同外國比就更加無稽
外國的獨立音樂人 可以靠做live show賺生活費,製作費
香港的獨立音樂人 做live show係要自己貼錢

香港係一個金錢掛帥的社會 偏偏音樂喺新一代香港人眼中價值好賤
就算有好聽的歌 會去買的人都好少 最多都係上youtube loop下
咁音樂人靠咩唯生? 在香港就係搵份正職
而當你每日返十個鐘頭工 你仲有幾多精力去做自己鐘意的音樂?

TOP

「同時獨立音樂人亦嫌不夠個性,與主流樂壇的意識形態及音樂品味相差無幾,同時亦不思進取,未能用音樂觸及大眾,製造能夠傳唱的流行大作,攻入主流。」
即係獨立音樂人一方面保留個性,一方面迎合主流?
最奇怪係, 即使班前輩歌手爛聲冇氣兼走音, 但永遠有班人話"唱得好個而家D歌手" ...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1 20:17
同埋只會插新一輩翻唱得唔好 前輩歌手全首走音都唔會嘈

TOP

其實有樣野~
係05年聽返95年D歌~係覺得屬於2個時代~
95年聽85年D歌都係~~

唯獨近10幾年D歌, 好似冇咩大繳化過~
15年同05年D歌, 好似05年仲時代過15年咁~~

TOP

本帖最後由 kayzzz 於 2015-10-21 20:58 編輯
其實有樣野~
係05年聽返95年D歌~係覺得屬於2個時代~
95年聽85年D歌都係~~

唯獨近10幾年D歌, 好似冇咩大繳化過~
15年同05年D歌, 好似05年仲時代過15年咁~~
kenny1102 發表於 2015-10-21 20:50



   <<U87>> vs <<準備中>>

TOP

vs  
{:4_96 ...
kayzzz 發表於 2015-10-21 20:57


化蝶 VS 是有種人
但美祖D歌好似好聽左

TOP

我覺得「壇」係真係死
港樂有Talent, 有好既Performer, 但商業收益支持唔到個行業繼續運作落去, 整體歌曲數量越來越少
而歌曲數量減少, 又掉返轉頭意味創作人無論創作空間定係賣歌既收益都會減少, 結果係惡性循環
單曲化最大問題係有野玩既歌會大幅減少, 因為首首歌都要「中」, 要用黎賺錢
變左冇得再用賺錢既歌, 補貼某d比較小眾既歌
而呢個問題既終極原因, 又係賺錢既歌賺到既錢比以往少, 變左只能求維皮

而即使有幸出到歌, 好多人亦因為唔夠support而無以為繼
每年有好多有口碑既新人/半新人, 但永遠都係第二年就消失左
今年我地就見證小塵埃同林奕匡點死法

如果講到大眾傳媒, 四大事件轉變都幾大
四大之後TVB失去TVB既功能, 亦都無人再關心 (對比08年關心妍同楊千嬅兩大爆點, 同之後各年金曲金獎)
商台頂上做左相對最多人留意既台, 但冇其他傳媒頂上做一個大力支持次文化(subculture)既台
變左商台吃力不討好, 既唔能夠完全放棄本來
而商店既DJ質素都下降左, 比以往商業化, 揀歌既質素亦差左
老一輩DJ雖然繼續有咁上下sense, 但個問題係追唔上樂壇發展, 可以完全唔認識新人, 變左播黎播去都係楊千嬅

不過都係個句 香港主流樂壇既問題都係香港而家面對既困局
成功需父幹 入行既無論幕前幕後 好多都有父幹
顧全大陸 呢個唔多講
做生意既短視 要即刻有回報 所以寧願轉型做演唱會製作公司 旗下歌手就連EP都唔肯出

開緊工, 寫住咁多先
SSN Chart (22 Mar)  冠軍: 三生有幸 - Yan Ting  |  亞軍: 唔明你講乜 - 陳健安

TOP

同埋只會插新一輩翻唱得唔好 前輩歌手全首走音都唔會嘈
nicholashin 發表於 2015-10-21 20:34


係, 近1,2年最經典係阿LAM... 佢而家唱敢愛敢做果D 真係聽得好辛苦

TOP

同埋只會插新一輩翻唱得唔好 前輩歌手全首走音都唔會嘈
nicholashin 發表於 2015-10-21 20:34


同埋, 話而家D 歌手冇個得, 我話GEM, 側田, 軒仔, 二汶果D 唱得架喎, D批評者又話佢地因各種理由唔算"而家D歌手", 即係佢講晒

TOP

其實有樣野~
係05年聽返95年D歌~係覺得屬於2個時代~
95年聽85年D歌都係~~

唯獨近10幾年D歌, 好似冇咩大繳 ...
kenny1102 發表於 2015-10-21 20:50


同意! 同埋, 一線歌手出歌越來越少

TOP

而家出首新歌真係難, 估唔到陳慧嫻搞咁耐都出唔到一隻新歌

TOP

好煩。
我由中學聽香港樂壇已死死到今年仲死。
死得未?

死既只會係903

聽歌電台已經唔係唯一. 甚至乎已 ...
釘釘 發表於 2015-10-21 19:43



簡直聽到嘔
講完又講講完又講
黎黎去去都係呢啲points
睇到一半已經覺得似曾相識 極度催眠

TOP

化蝶 VS 是有種人
但美祖D歌好似好聽左
艾石仔 發表於 2015-10-21 21:03



   其實我指個編曲個D~90年代個D一聽就知係90年代~

但係你比個唔驪開流行曲~
由00年到15年都好似冇咩分別~停留左係一個時空咁~~

TOP

簡直聽到嘔
講完又講講完又講
黎黎去去都係呢啲points
睇到一半已經覺得似曾相識 極度催眠 ...
bagfgfcde 發表於 2015-10-21 21:44



都唔係既 出面D人廢up就係講話冇好歌手, 冇好歌, 填D詞不知所謂
呢篇起碼係從subculture個角度出發,
講港樂越黎越commercial, 每個明星越來越少character

而背後原因, 我覺得就係收入減少, 支持唔到成個商業運作
至於社會上既原因, 例如教育制度製做「倒模天使」, 以及中國致力打擊香港文化等等, 都可能有影響
最重要就係香港人根本就唔夠愛國, 唔支持自己地方既產品, 亦唔肯為呢個地方付出
下下都討厭政治, 哎呀佢夠靚仔咪得囉, 佢瞇埋雙起眼個陣真係好殺死人架, 佢好紅架, 有好大班fans屎架, 呢期佢人氣咁勁, 我就話佢喪好睇囉
SSN Chart (22 Mar)  冠軍: 三生有幸 - Yan Ting  |  亞軍: 唔明你講乜 - 陳健安

TOP

其實我指個編曲個D~90年代個D一聽就知係90年代~

但係你比個唔驪開流行曲~
由00年到15年都好似冇咩分 ...
kenny1102 發表於 2015-10-21 22:10


關唔關科技發展事?
80年代科技發展得快, d錄音設備改良左就有90年代既精良,
就連lp都變成cd,
但00到15年d科技好似停留左係將舊歌變成黑膠咁
新既科技除左咩一take過之外好似無咩分別
最多係d咪叫做靚左, studio新d, 但程式其實都係差唔多,
變化唔夠80-90果個range大, 所以有咁既感覺?

TOP

陳大文又成功上位。

TOP

其實我指個編曲個D~90年代個D一聽就知係90年代~

但係你比個唔驪開流行曲~
由00年到15年都好似冇咩分 ...
kenny1102 發表於 2015-10-21 22:10



張惠雅講過當音樂搵唔到錢公司係無可能不斷投資去做到首歌更RICH ...


重點都係叫你身邊果位仲用緊什麼狗下載音樂既人轉用收費既媒體去做
OR 真係買碟
呢個就係拯救樂壇既其中一個方法

無病申吟式去寫文章有 _ 用?

TOP

版主按


發表
轉載的文章時, 切記必須經文章作者同意,並須註明出處 加上個人見解!

固此 暫時關閉此貼 樓主請用編輯功能加上自己的個人見解,如有問題請PM本版版主 謝謝!!

TOP

張惠雅講過當音樂搵唔到錢公司係無可能不斷投資去做到首歌更RICH ...


重點都係叫你身邊果位仲用緊什 ...
釘釘 發表於 2015-10-21 23:33
恕難認同
非法下載/唔買碟呢個問題得香港有咩?


點解人地國家音樂產業撐得起但香港撐唔起?就算而家音樂公司突然有一舊錢又代表香港樂壇會番生?
《數愛》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將於不日推出的第三張國語專輯,是她第十三張專輯。

TOP

本帖最後由 HOTMAN 於 2015-10-22 12:41 編輯

仲想講多個觀點,香港樂壇成日鼓吹失敗者情意結,失戀戰敗咩咩咩根本時下年青人(講緊走左去聽kpop外國音樂個班)就唔多buy呢套,偏偏就成班歌手造呢堆歌。
佢地崇尚享樂主義嘛,睇下Candy Ball同Sugar Baby,supergirls幾受呢班人歡迎就知,唔係話d歌要跟呢個kpop路線,但失敗者情結真係05年打前既產物,而家成個意識形態轉左架啦
《數愛》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將於不日推出的第三張國語專輯,是她第十三張專輯。

TOP

恕難認同
非法下載/唔買碟呢個問題得香港有咩?


點解人地國家音樂產業撐得起但香港撐唔起?就算而家音樂 ...
HOTMAN 發表於 2015-10-22 11:25


咁又唔係100%冇關~人地就算成個國家得10%人買正版都可能回到本~

始於市場太細~

TOP

睇番ui唱利東街果個新聞
其實覺得好sad


觀眾成日唔認自己聽廣東歌,或者唔敢同人講
但一有外地人唱自己屋企既歌又勁開心

上次吹神似mama唱浮誇已經係其中一個例子
其實係而家啲人唔認地文化既問題?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22:06 編輯

我覺得最大問題係香港人唔再用錢支持音樂人:自二千年初互聯網P2P下載興起,大眾已經非常容易使用「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下載音樂(MP3),因而大大損害唱片公司賣實體唱片的收入。消費對買唱片變得更審慎:從前佢地可能聽過一兩首hit songs就算乖乖買整張大碟;現在佢地有不同途徑試聽整隻唱片才「考慮」要否購買一首歌曲。

早係P2P下載興起的時期,外國已經有商人推出付費下載音樂的服務,雖然唱片公司的收入減少了,但起碼將影響減至最低,所以唱片公司亦只好跟隨。在多年間,蘋果和亞馬遜等公司已經食哂全球大部分的數碼音樂市場,消費者平均可以用一美金購買一首歌曲。

其實最初香港亦有類似平台成立,但本地唱片公司當時反應遲滯,而且佢地對歌曲版權/版稅等問題一直傾唔掂,所以付費下載平台上只有極少量歌曲給予下載,呢啲只得少量歌曲下載的平台自然好快就被市場淘汰。到有完善的付費下載平台的成立已經係多年之後的事,但問題是係大眾已經習慣了呢種「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下載音樂,要佢地花錢購買音樂變得非常困難。

有人說,香港總算有渠道給本地樂迷付費下載,點解解決不到問題?我個人覺得主因是外國的Business model套在當時的香港唔可行:香港大多數消費者只要搵到一種普及而「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得到某種產品,就唔會再想花錢購買。情況就等同於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收費電視非常普遍,但在香港大眾寧願電視台播廣告也不會花錢看收費電視一樣。當年已經有不少人將歌曲上載到討論區和Youtube任人免費收聽,本地肯買碟的人愈來愈少。

叉開少少講,近年外國亦「香港化」:自Pandora和Spotify等串流音樂平台的冒起,大多外國人亦開始習慣免費聽音樂,再一次重創唱片公司的收入來源。根據Apple的財務報表,Itune的銷售額由幾年前開始每年下趺平均10%,並且有加劇的跡象。問題又來了,串流音樂平台的主要用戶都不是付費用戶(Spotify和Apple Music的付費用戶只有2000萬人和650萬人),因此串流音樂平台的營運方只能收取微薄的收入(付費用戶的月費和給免費用戶播放廣告的廣告費)。但Spotify公佈上年度的收入仍然不夠向唱片公司支付音樂播放的版權費。

不只唱片公司收取串流音樂的版權費比傳統實體音樂少,音樂人的收入也比從前少很多。原因是唱片公司收入減少,自然向下層的音樂人開刀來保障自己:英國歌手James Blunt 自爆佢的歌曲在Spotify 每被播放一次佢就可以得到£0.0004499368。串流音樂令唱片業的食物鏈瓦解,令唱片業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反過來想,如果香港當年全力發展數碼音樂市場,會唔會都只係可以吊多十年命?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都唔係既 出面D人廢up就係講話冇好歌手, 冇好歌, 填D詞不知所謂
呢篇起碼係從subculture個角度出發,
講 ...
John 發表於 2015-10-21 22:45


精警, 香港人根本不支持自己的文化!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22:07 編輯
我覺得最大問題係香港人唔再用錢支持音樂人:自二千年初互聯網P2P下載興起,大眾已經非常容易使用「非違反 ...
matthew1990 發表於 2015-10-22 14:32

除了購買唱片,現在香港的年青一代亦唔願花錢睇香港歌手演唱會。即使偶爾有歌手製造到話題,但奈何始終轉化唔到成為購買力,唱片公司作為商業機構,自然不願投放資源培育本地歌手。舉個例就係當年官恩娜憑一曲Endless Love係Facebook同高登洗哂版,但之後唱片冇人買,演唱會冇人睇,好快就打回原型。

以前唱片公司有資源,可以用兩三張大碟的時間培育新人,新人可以透過嘗試不同的曲風,尋找自己的音樂路向。到現在,唱片公司只想用最少的成本,簽一些能夠發聲的人出幾首歌,希望佢地可以僥倖紅到,如果失敗就解約。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唱片公司要呢啲歌手唱一啲唔需要排舞、行行企企加個大頭shot就拍到低成本MV的慘情歌。結果而家好多新人舊人都企係個台上唱一啲十年如一日、保守到不行(電台buy樂迷又buy)的歌。唔鍾意呢類歌既本地樂迷就投向外語歌的懷抱,於是本地市場愈來愈細,造成惡性循環。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幾年前韓國舞曲興起,香港有唱片公司終於肯出跳舞歌試試水溫,開行水喉幫歌手包裝排舞,其中包括江若琳的騷你同鄧麗欣的無人知,結果兩人都(曾經)敗走退出香港市場,兩人所屬的公司(唱片部)其後亦執左笠。此事更加令唱片公司覺得歌手唔出慘情歌就收得皮。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咁又唔係100%冇關~人地就算成個國家得10%人買正版都可能回到本~

始於市場太細~ ...
kenny1102 發表於 2015-10-22 13:04


人地就算成個國家得10%人買正版都可能回到本~------------> 香港流行曲作為方言文化, 市場基本上受限于廣東話人口, 潛在市場細過歐美歌曲好多. 80,90年代港樂可以reach到唔識廣東話既人, 係因為內地本土流行曲未成形, 台灣就處于轉型時期而已. 再者,果個年代, 香港的經濟活力更很好, 香港某程度係時髦的標志.

係kpop 而家成功打入非韓語地區, 但人地背後有大企業和政府支持, 將南韓流行文化推出去~~

TOP

我覺得最大問題係香港人唔再用錢支持音樂人:自二千年初互聯網P2P下載興起,大眾已經非常容易使用「非違反 ...
matthew1990 發表於 2015-10-22 14:32


唔只千禧年初非法下載問題, 其實90年代已經非常多人買翻版碟了.  實力派歌手通常冇樣, d人冇誘因買正版, 導致90年代末期千禧年初唱片公司都走去捧偶像派, 使歌曲質素下降, 形成惡性循環.  係千禧年代中期, 唱片公司醒覺偶像派行唔通, 改為發掘有實力有風格的新人, 方大同王菀之謝安琪衞蘭泳兒側田出道, 港樂先復興左一陣.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15:58 編輯
唔只千禧年初非法下載問題, 其實90年代已經非常多人買翻版碟了.  實力派歌手通常冇樣, d人冇誘因買正版,  ...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2 15:32

翻版當然都有影響。但好耐之前睇過有篇報導話有MP3後香港唱片銷售額係短短兩三年間趺左六七成。在Twins年代,唱片公司都會R下sponsor用試用品送大碟的方法引誘樂迷買正版碟,但當下載普及後唱片公司乜都做唔到只好等死(政府可以打擊老翻碟,但無法阻止大家下載音樂)。


另外你講到樂壇充斥偶像派歌手影響銷量我非常同意,而家大家可以隨時試聽哂成隻碟先決定買唔買碟,質量低的歌手或歌曲更容易被市場淘汰。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lblemon 於 2015-10-22 15:58 編輯
翻版當然都有影響。但好耐之前睇過有篇報導話有MP3後香港唱片銷售額係短短兩三年間趺左六七成。在Twins年 ...
matthew1990 發表於 2015-10-22 15:39



所以我覺得樂迷還是需要教育, 要佢地知道, 聽歌係要用錢買的, 至少當你喜歡一隻歌, 一個歌手時, 應該要付費買歌聽, 用真金白銀表達支持.

我覺得這種教育開始有效, 感覺上唔少樂迷都有kkbox spotify moov 果種月費聽歌app.


另外, 我覺得香港人對聽野既質素要求實在好低, download 既劣質mp3, 劣質耳機好多人都接受到, 根本唔會感受到用好d既耳機聽cd 的聽感.  再者, 音源, player, 耳機的質素都會影响一隻歌有几好聽.  而家老一代既人用劣質工具,音源聽而家d 歌, 對比返腦海中80,90年代聽黑膠/cd 的聽感, 更加會覺得而家d 歌差

TOP

人地就算成個國家得10%人買正版都可能回到本~------------> 香港流行曲作為方言文化, 市場基本上受限于廣 ...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2 15:25



其實都唔係既
700萬人唔係少野 係一個唔細market
再加埋南洋同舊金山溫哥華 唔係冇得做
衛蘭都係靠南洋食糊

最緊要都係$$$
SSN Chart (22 Mar)  冠軍: 三生有幸 - Yan Ting  |  亞軍: 唔明你講乜 - 陳健安

TOP

所以我覺得樂迷還是需要教育, 要佢地知道, 聽歌係要用錢買的, 至少當你喜歡一隻歌, 一個歌手時, 應該要 ...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2 15:54



我都覺得概念好重要
音樂唔係免費 當佢produce出黎係有成本
享用佢既人道義上係有責任比錢
SSN Chart (22 Mar)  冠軍: 三生有幸 - Yan Ting  |  亞軍: 唔明你講乜 - 陳健安

TOP

個樂壇死左我就認同ge
但又系用"沒新聲音,能夠勉強走紅的還是那些一式一樣的情歌格式,這不是主流音樂的死亡 我不知什麼才是了。"同一個point,悶唔悶d呀

香港樂壇興起就系靠流行情歌. 80/90/00年代一向都系咁 又唔見得哥時好虛弱?
反而宜家問題系太少主流歌手做高質K歌 個個都想學外國玩另類 搞到唔湯唔水 搵鬼聽咩!
粵式茶樓唔賣點心走去賣意粉賣魚生 有邊個會幫襯?
睇翻10年代最hit最得大家歡迎ge歌咪又系 那誰/到死為止/我本人/越難越愛 依種大家有共鳴ge情歌
如果多d歌手做d好聽ge主流情歌 樂壇會興旺好多lo

TOP

蘇民峰話齋
香港樂壇16年就會興旺番
等下啦等下啦

TOP

其實都唔係既
700萬人唔係少野 係一個唔細market
再加埋南洋同舊金山溫哥華 唔係冇得做
衛蘭都係靠南洋 ...
John 發表於 2015-10-22 18:36


要進軍海外市場, 先要在香港有名氣先, 我諗唔到邊個唱廣東歌既歌手在香港唔紅但在外國好紅.  所以, 最大關卡係點樣可以在香港建立名氣和人氣, 問題係數百萬人既市場中, 會聽廣東歌新歌既應該都係20,30萬人, 當中會比錢聽歌既人都係1-2成咁上下. 你自己計下, 就知而家香港會消費既樂迷究竟有几多.  唔好見eason joey sammi果D 開十几廿場, 其中好多入場觀眾都係過期樂迷, 已經冇聽新歌若干年的了.

千禧後出道果D 歌手, 主要靠香港人入場的話, 如要賣得好, 最勁都係四面台3場左右, 即37500人.  現時香港消費樂迷人數之少, 可想而知.

TOP

蘇民峰話齋
香港樂壇16年就會興旺番
等下啦等下啦
屮SiU霖屮 發表於 2015-10-22 19:13


唔個批得準唔準呢....只好期盼

個人認為2015廣東歌沉到谷底
今年香港線上出到大碟既人寥寥可數
側田:嚐過勾結醜惡的世間 了解到何謂卑鄙

TOP

個樂壇死左我就認同ge
但又系用"沒新聲音,能夠勉強走紅的還是那些一式一樣的情歌格式,這不是主流音樂的死 ...
loowee 發表於 2015-10-22 18:47


十幾年都要做同一種情歌咪就係死囉,
重覆做「習慣失戀」、「天窗」有意義嗎?
要聽就聽返舊歌啦。

找尋新方向先係王道,千禧年頭咪就係咁,
但市場愈收愈窄,唔少公司根本冇資本、冇膽量去投資新元素,
造就千禧年頭上位既歌手壟斷至今。
側田:嚐過勾結醜惡的世間 了解到何謂卑鄙

TOP

當陳大文話港樂十年來無變化
其實我都想講陳大文既樂評都係十年如一日既堅離地

TOP

當陳大文話港樂十年來無變化
其實我都想講陳大文既樂評都係十年如一日既堅離地 ...
CunninG 發表於 2015-10-22 22:18



所以我已經無FOLLOW 3C MUSIC

TOP

當陳大文話港樂十年來無變化
其實我都想講陳大文既樂評都係十年如一日既堅離地 ...
CunninG 發表於 2015-10-22 22:18


我都覺得佢堅離地...

TOP

所以我已經無FOLLOW 3C MUSIC
wchild 發表於 2015-10-22 22:31



   +1 講既野越黎越三幅被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3 22:54 編輯
十幾年都要做同一種情歌咪就係死囉,
重覆做「習慣失戀」、「天窗」有意義嗎?
要聽就聽返舊歌啦。

找尋 ...
liebe 發表於 2015-10-22 21:44

老實說近年歌曲題材多樣化左,無奈係大紅(大眾同媒體同時Buy)既歌曲風同題材都非常有限
結果令到一啲唔係極之留意本地樂壇的游離分子覺得粵語歌曲好似十年如一日咁

另外就係形象問題,香港人對歌手形象既重視比唱功同歌曲質素
最簡單的例子是香港大部分人對年輕一代既賣性感或者跳舞的女歌手會自己聯想成「佢地唱功差」或者係「佢地係公廁」
所以唱片永遠只會推一堆唱情歌既乖乖女出黎(FFx嗰啲公司唔計):鍾舒漫初出道要「被美白」同「被磨掉自己的棱角」,結果好快就冇左自己既特色。

以上所講都導致樂壇單一化


好似以下呢類歌手係香港出道一定收得皮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我都覺得佢堅離地...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2 22:34

咁佢的確係離開左香港嘅
論盡音樂 #愛香港樂壇而存在
https://www.facebook.com/stupidmusichk
Follow 埋我 IG 啦
論盡樂迷,敢愛敢恨

TOP

本帖最後由 loowee 於 2015-10-23 21:46 編輯
十幾年都要做同一種情歌咪就係死囉,
重覆做「習慣失戀」、「天窗」有意義嗎?
要聽就聽返舊歌啦。

找尋 ...
liebe 發表於 2015-10-22 21:44


近10年最hit系咩歌呀?

愛得太遲
紅綠燈
離家出走
木紋
喜帖街
櫻花樹下
給自己的信
那誰
到此為止
我本人
+陳奕迅一堆慢歌


根本香港人中意聽咩歌已經好明顯
一直以來幾十年都系同一條formula
只要主流歌手系有心做一d有melody有共鳴歌詞ge抒情歌 根本就系會keep住叫好叫座 粵語歌本身ge定位同優勢就系咁
主流歌手一開始學外國歌手行多元化行偏門風就會失去左定位 只系得網上一班hipsters圍內打飛機
要知道canto-POP 始終系POP music 系迎合大眾口味 你搞咁多奇奇怪怪野 根本除左3C music 依d 懶高尚樂評人冇人會care
點解cantopop要學外國? 點解酒樓要賣壽司? 生意差左?d人開始選擇食壽司?食西餐? 咁咪要檢討下自己d點心迎唔迎合到顧客口味lo 你加幾多款異國菜都系無補於事。


乜鬼野系"hk pop is dead“姐?只要有population的地方就自然有popular music, 只系在乎hk本土artists 識唔識去迎合 而我個人覺得宜家好多主流歌手系唔識
近年做得最好的咪又系連詩雅/pakho/越難越愛lo 但至於佢地系咪高質並唔系我地自己定斷 系從大眾去決定。罐唔罐頭又如何姐? POP ge定義本來就系罐頭。
點解d人批評Canto-POP is dead 同時又覺得要非主流才是出路?完全系矛盾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