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22:06 編輯

我覺得最大問題係香港人唔再用錢支持音樂人:自二千年初互聯網P2P下載興起,大眾已經非常容易使用「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下載音樂(MP3),因而大大損害唱片公司賣實體唱片的收入。消費對買唱片變得更審慎:從前佢地可能聽過一兩首hit songs就算乖乖買整張大碟;現在佢地有不同途徑試聽整隻唱片才「考慮」要否購買一首歌曲。

早係P2P下載興起的時期,外國已經有商人推出付費下載音樂的服務,雖然唱片公司的收入減少了,但起碼將影響減至最低,所以唱片公司亦只好跟隨。在多年間,蘋果和亞馬遜等公司已經食哂全球大部分的數碼音樂市場,消費者平均可以用一美金購買一首歌曲。

其實最初香港亦有類似平台成立,但本地唱片公司當時反應遲滯,而且佢地對歌曲版權/版稅等問題一直傾唔掂,所以付費下載平台上只有極少量歌曲給予下載,呢啲只得少量歌曲下載的平台自然好快就被市場淘汰。到有完善的付費下載平台的成立已經係多年之後的事,但問題是係大眾已經習慣了呢種「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下載音樂,要佢地花錢購買音樂變得非常困難。

有人說,香港總算有渠道給本地樂迷付費下載,點解解決不到問題?我個人覺得主因是外國的Business model套在當時的香港唔可行:香港大多數消費者只要搵到一種普及而「非違反法律的途徑」免費得到某種產品,就唔會再想花錢購買。情況就等同於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收費電視非常普遍,但在香港大眾寧願電視台播廣告也不會花錢看收費電視一樣。當年已經有不少人將歌曲上載到討論區和Youtube任人免費收聽,本地肯買碟的人愈來愈少。

叉開少少講,近年外國亦「香港化」:自Pandora和Spotify等串流音樂平台的冒起,大多外國人亦開始習慣免費聽音樂,再一次重創唱片公司的收入來源。根據Apple的財務報表,Itune的銷售額由幾年前開始每年下趺平均10%,並且有加劇的跡象。問題又來了,串流音樂平台的主要用戶都不是付費用戶(Spotify和Apple Music的付費用戶只有2000萬人和650萬人),因此串流音樂平台的營運方只能收取微薄的收入(付費用戶的月費和給免費用戶播放廣告的廣告費)。但Spotify公佈上年度的收入仍然不夠向唱片公司支付音樂播放的版權費。

不只唱片公司收取串流音樂的版權費比傳統實體音樂少,音樂人的收入也比從前少很多。原因是唱片公司收入減少,自然向下層的音樂人開刀來保障自己:英國歌手James Blunt 自爆佢的歌曲在Spotify 每被播放一次佢就可以得到£0.0004499368。串流音樂令唱片業的食物鏈瓦解,令唱片業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反過來想,如果香港當年全力發展數碼音樂市場,會唔會都只係可以吊多十年命?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22:07 編輯
我覺得最大問題係香港人唔再用錢支持音樂人:自二千年初互聯網P2P下載興起,大眾已經非常容易使用「非違反 ...
matthew1990 發表於 2015-10-22 14:32

除了購買唱片,現在香港的年青一代亦唔願花錢睇香港歌手演唱會。即使偶爾有歌手製造到話題,但奈何始終轉化唔到成為購買力,唱片公司作為商業機構,自然不願投放資源培育本地歌手。舉個例就係當年官恩娜憑一曲Endless Love係Facebook同高登洗哂版,但之後唱片冇人買,演唱會冇人睇,好快就打回原型。

以前唱片公司有資源,可以用兩三張大碟的時間培育新人,新人可以透過嘗試不同的曲風,尋找自己的音樂路向。到現在,唱片公司只想用最少的成本,簽一些能夠發聲的人出幾首歌,希望佢地可以僥倖紅到,如果失敗就解約。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唱片公司要呢啲歌手唱一啲唔需要排舞、行行企企加個大頭shot就拍到低成本MV的慘情歌。結果而家好多新人舊人都企係個台上唱一啲十年如一日、保守到不行(電台buy樂迷又buy)的歌。唔鍾意呢類歌既本地樂迷就投向外語歌的懷抱,於是本地市場愈來愈細,造成惡性循環。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幾年前韓國舞曲興起,香港有唱片公司終於肯出跳舞歌試試水溫,開行水喉幫歌手包裝排舞,其中包括江若琳的騷你同鄧麗欣的無人知,結果兩人都(曾經)敗走退出香港市場,兩人所屬的公司(唱片部)其後亦執左笠。此事更加令唱片公司覺得歌手唔出慘情歌就收得皮。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2 15:58 編輯
唔只千禧年初非法下載問題, 其實90年代已經非常多人買翻版碟了.  實力派歌手通常冇樣, d人冇誘因買正版,  ...
lblemon 發表於 2015-10-22 15:32

翻版當然都有影響。但好耐之前睇過有篇報導話有MP3後香港唱片銷售額係短短兩三年間趺左六七成。在Twins年代,唱片公司都會R下sponsor用試用品送大碟的方法引誘樂迷買正版碟,但當下載普及後唱片公司乜都做唔到只好等死(政府可以打擊老翻碟,但無法阻止大家下載音樂)。


另外你講到樂壇充斥偶像派歌手影響銷量我非常同意,而家大家可以隨時試聽哂成隻碟先決定買唔買碟,質量低的歌手或歌曲更容易被市場淘汰。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0-23 22:54 編輯
十幾年都要做同一種情歌咪就係死囉,
重覆做「習慣失戀」、「天窗」有意義嗎?
要聽就聽返舊歌啦。

找尋 ...
liebe 發表於 2015-10-22 21:44

老實說近年歌曲題材多樣化左,無奈係大紅(大眾同媒體同時Buy)既歌曲風同題材都非常有限
結果令到一啲唔係極之留意本地樂壇的游離分子覺得粵語歌曲好似十年如一日咁

另外就係形象問題,香港人對歌手形象既重視比唱功同歌曲質素
最簡單的例子是香港大部分人對年輕一代既賣性感或者跳舞的女歌手會自己聯想成「佢地唱功差」或者係「佢地係公廁」
所以唱片永遠只會推一堆唱情歌既乖乖女出黎(FFx嗰啲公司唔計):鍾舒漫初出道要「被美白」同「被磨掉自己的棱角」,結果好快就冇左自己既特色。

以上所講都導致樂壇單一化


好似以下呢類歌手係香港出道一定收得皮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1-23 13:49 編輯
所以我鍾意 Powerful 成日 insist 用 港樂 呢個 term,
而唔係用 Cantopop,用得 Cantopop (Hong Kong Po ...
Bluejays 發表於 2015-11-22 18:54

事實上唔係人唔得
係聽眾唔再賣帳

我敢大膽講句如果Beyond 梅艷芳 張國榮 係呢個世代既歌手
佢地既成就只會到Rubberband 何韻詩 許庭鏗

音樂工業不再是sustainable business市場迫使香港歌手由trendsetters 變成trend followers
港樂已經會「死」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3c依家都幾乎得番陳大文一個咋嘛



唔知其他作者點諗
但如果我係寫中文碟碟評
寫完都未必想登3c
個網頁個 ...
mosesming 發表於 2015-10-27 11:17

你係咪登過係輔仁?
我又好想知你點睇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1-23 14:24 編輯
咁beyond啲歌好聽過rubberband好多
其他兩個某程度上同意,但哥哥梅姐係有星味好多 ...
kayzzz 發表於 2015-11-23 13:55

呢個年代你個人幾勁都冇用

歌手係需要用金錢和輿論包裝的
好似外國而家數一數二既歌手
有幾多一出黎就又靚又有自信有星味?

某程度上,之前因為難以接觸明星
所以明星有一種距離感,好似特別高高在上咁
而且傳媒多數報喜不報憂,好容易幫歌手製造到「良好」既形象(星味)

重有以前既歌星出黎表演props又貴啲 排哂舞 dancers又多啲
而家啲歌手邊有錢請dancers啫 求其行行企企un兩un 唱完就算啦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1-23 14:59 編輯

再總結一次點解會港樂會「死」:

主要原因:
1. 聽眾不肯消費在港樂
2. 主流港樂樂迷品味變得單一化,唱片公司為迎合市場迫使香港歌手由trendsetters 變成trend followers;喜歡其他音樂類型的聽眾轉投其他陣營
3. 主流媒體的音樂取向保守;歌手於頒獎禮得獎需論資排輩;得獎的標準不是就歌手於當年派台之歌曲和唱片的質素、傳唱度和銷售量,而是就歌手在演唱會的銷售狀況(如果外國都係咁玩,咁Madonna應該要一直拎女金,直到永遠,阿門)
4. 市場生態和主流媒體的取向令中生代和新生代無法向上流;唱片公司變得短視,不肯投放大量資源在新人身上

次要原因
5. 90年代紙媒生態的改變
6. 英皇娛樂
7. 無線電視

比較有爭議性的原因:
8. 廣東歌歌詞行文要求過高,而且歌詞內容亦日漸單一化。這令近年粵語流行歌變得離地,thereby failing to connect with a younger audience
9. 香港人講野明明用口語,但用口語填詞就會自動被人定義為膠歌

////////////////////////////////////////

雖則漿真係好鬼寸咀
不過你睇原因1-4 你就明佢點解自出道起要決心向外發展
同佢鬧903 係錯唔哂的 (903真係愈黎愈垃圾)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王菲就算一碌木企係到唱都有星味, 點睇
kayzzz 發表於 2015-11-23 14:58

時勢造英雄
佢係呢個時代出道應該會係一至兩碟歌手,或者係好似Sita咁死左先俾人懷念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1-24 00:47 編輯
近依幾年啲歌手都走親民路線可以話潮流唔同左

好似早期嘅雨僑,agem,到今年嘅坤哥都有靠yout ...
harryharry 發表於 2015-11-23 23:47

Gem同坤哥可算係利用網上媒體走紅既成功例子
佢地另一共通點係fans/non-fans 對佢地既評價都一樣咁兩極化 (可能係偶然)

/////////////////

以前做歌手賺到錢
唱片公司就肯dum錢培訓新人

而家出碟都回唔到本,演唱會又賣唔到飛
唱片公司繼續俾你出碟已經要偷笑唔好奢望重會有錢俾你包裝同練習
冇budget既情況下大多數歌手只能夠行行企企唱歌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本帖最後由 matthew1990 於 2015-12-4 22:20 編輯
依家先見到你提起我XD

係呀
之前係Facebook隨口up被輔仁睇中所以登左~

我覺得要講香港樂壇之死
揾一個 ...
mosesming 發表於 2015-11-25 21:54

姆明吖嘛
我睇過你寫既野



原來真係你 (adore)
[其他分享] (零難度) 如何自行製作伴奏音樂
http://www.cmusichart.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2055&page=1&extra=#pid1902279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