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莫文蔚 《我們在中場相遇》 -- 不完滿的中場時間




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認識莫文蔚
因為平地一聲雷的《全身莫文蔚》而接觸她的音樂。
因為《to be做自己》等幾張國語專輯而成為粉絲。

莫文蔚,向來以自信、大膽及創新作賣點。近年減產兼轉型
,溫情作品,唱得不慍不火。
今趟離開環球,回歸讓她踏上金曲獎舞台的Sony Music,找來重量級的舊雨新知,以新專輯為出道25年寫下頓點
,揭開新一章。雷聲的確大,但雨點不足。自信仍在,溫情
亦見,但歌曲質素參差,大膽與創新亦不復再。如同下半場
甫開始,接應星級隊友們的傳送後,對著「空龍」華麗轉身
,希望入得特別型,最終射失了必入單刀。

李偲菘作曲的《如初之光》,率先轉動莫文蔚的演藝事業走
馬燈。鋼琴伴奏起動,再以音效及規律的電子鼓推進,第二
段副歌添上和唱加強氣勢,帶出「昨天點燃了今天的 如同最初 美好之光」的心境。縱使未及李偲菘十多年前為莫文蔚製作
的《愛》,也營造了演唱會開場時從天而降的壓場感。同樣
用上鋼琴,《I Do》唱出截然不同的感覺。去年七夕前已曝光,以溫柔的
聲線獻給丈夫。窩心小品,作為side track不錯,捧成主打就特色未夠,最少未如《寶貝》
般有層次,動人程度明顯有差異。
回到李宗盛的懷抱,莫文蔚未有飛回《陰天》的年代。《飛
》,沒有當年的初熟嫵媚,李劍青的民謠編曲,擁抱李宗盛
近年的典型風格。與一眾前輩相比,莫文蔚唱這類民謠,仍
是欠了點歷練。《回蔚》是我很喜愛的翻唱專輯,製作人張
亞東這次帶來了《天一半 地一半》。或許旋律及編曲想複製《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感
覺,但卻更似王菲的舊作,找不著當日的驚喜。《中場沒有
休息》前奏的幾下敲擊,想起了《愛我的請舉手》,但伍伯
不是當年的林瑋哲,電子搖滾編曲縱能留住熱度,卻不及前
作有趣。復古電音期望做出型格,但旋律過於似曾相識,特
別以pre chorus那段尤甚,顯然未達《一朵金花》的高度。

換上新班底,專輯來到下半場。方大同與Derrick Sepnio作曲的《絕》,仿如回到廿年前的《Love
Yourself》年代,卻又不及當年爽朗。電音配管樂
,莫文蔚亦親身上陣rap,滿滿的方大同元素,但火花肯
定少過莫氏舊作《婦女新知》。
Matzka的旋律,Ari 阿瑞的編曲,帶來了富動感的《Dancing in the Rain》。初聽讓我想起早年的《聽我說》,但電子鼓及
電音由前奏開始已經搶耳,韻律冠絕碟內快歌。張藝興加上
李榮浩共同作曲,張藝興同時負責編曲,期望以新生代音樂
人帶來新聲音。中西融合,骨子裏是R&B,但加入古箏彈
奏,演唱方面亦具中國風,製作用心,但創意肯定不如十年
前的《隱隱》。
《寶貝》及《不散。不見》的抒情路線,由李榮浩接手延續
。莫文蔚低音吟唱,柔情演繹《慢慢喜歡你》,隨琴音滲出
感動。副歌加入弦樂,旋律逐句推進, 情深而細膩,彷徘聽到愛的永恆。不是莫文蔚最突破的作品
,卻是今年讓人最愛不惜手的其中一首。溫柔一瞬即逝,《
半生緣(我們在這裡相遇)》以音效及重迴音開啟時間之旅
。走過半生,終能相遇,後段情緒澎湃,副歌的音域闊度亦
增強劇戲性,屬華晨宇的拿手好戲。技巧佔優,現場演繹必
具效果,但錄音室版本卻欠了相遇的終極微笑。這份甜,最
終在林俊傑製作的《心領神會》感受到,A段流暢,然而副
歌平淡,未能做到一氣呵成。

莫文蔚是少數讓我有動力飛到台灣睇演唱會的港台歌手。聽
過她的破格,感受過她的愛,對這張轉會後首發的入行廿五
年紀念專輯滿有期待。華麗陣容,極具野心,想瞻前顧後,
想重拾舊風兼帶新貌,但最終新意未夠,深情不足,除了《
慢慢喜歡你》,記憶點不多,這張專輯最後無買。
巡迴演唱會舉行在即,聞說有香港場,必看,實在有太多廣
東歌很久未聽過。台灣場也會考慮,縱使這不是我喜愛的專
輯,但我相信她的製作水平。配合舞台效果,有沒有新歌能
夠翻盤?
1

評分人數

  • Tonlo

Music Picks 音樂選擇 為你而選
www.facebook.com/MusicPick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