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ALERT 袁國勇:不排除新型冠狀病毒經空氣而非飛沬傳播 (6/13/17:54)

#ALERT 袁國勇:祿泉樓最新患者肺部受感染而上呼吸道無發現病毒 (6/13/17:54)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1宗確診個案,累計1109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

新增患者為沙田瀝源邨祿泉樓首名確診者的鄰居,於6月4日因發燒入院,上呼吸道樣本呈陰性。因病人持續發燒及有肺炎病徵,昨日接受支氣管樣本檢測並確診。

袁國勇懷疑病毒微粒 (aerosol) 直入肺部,但起因不明,不排除與渠管有關,經抽氣扇抽風後產生。

港大及科大計劃於祿泉樓作環境測試,但認為現階段毋須進一步疏散,因與渠管源頭連結的單位住戶已全數入住檢疫中心。

袁國勇亦透露,港府計劃對祿泉樓住戶作血清抗體測試。

另外再有1人出院。現時共有44名確診患者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3人情況危殆,1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許樹昌︰有確診個案仍未知源頭 本港仍有爆發疫情風險
2020-06-20 HKT 09:01

許樹昌說,相信瀝源邨群組的傳播途徑是透過環境污染。(廖漢榮攝)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香港仍有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的風險,表示早前確診的梨木樹邨、瀝源邨及嘉里物流群組的個案至今仍未知感染源頭,相信香港間中會出現零星個案,或是入境人士在14日家居隔離後才發病。

TOP

威爾斯親王醫院公布,屬第1092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的78歲女病人於昨午5時33分離世,是第5名確診並離世的病人。雖然女病人無長期病患,亦非肥胖,但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病人年紀大,是病情惡化的高危因素。

輸血漿後一度好轉 後感染細菌

許樹昌說,該女病人曾用抗病毒藥物蛋白酶抑制劑,但出現嚴重腹瀉的副作用而停藥,主要靠干擾素治療,因此療效不夠好;女病人其後曾接受兩包恢復血漿和用作抑制免疫風暴的「IL-6 antagonist」,一度毋須插喉,但一日後再度惡化,過去幾天有細菌感染迹象,血壓大跌並出現休克,至昨日離世。

TOP

威爾斯親王醫院公布,一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72歲男病人今日(23日)凌晨離世,是本港第六名染疫死亡的病人。翻查資料,該病人居於沙田瀝源邨祿泉樓,是祿泉樓第二名死於新冠病毒的住客。


老翁生前患糖尿病及高血壓,與妻女同住祿泉樓。他本月1日提交深喉唾液樣本,當時對病毒呈陰性,惟他本月3日下午發燒,4日早上由救護車送院,在急症室再提取深喉唾液樣本,經檢測證實對新冠病毒呈陽性。


病人本月9日出現吸入性肺炎及急性腎衰竭,需用100%濃度氧氣協助呼吸,需洗腎及使用人工肺(ECMO),是本港第二名使用人工肺的新冠病毒確診者。他曾使用蛋白酶抑制劑(Kaletra),但因腎衰竭停藥,之後接受干擾素藥物治療。病人曾接受強心藥輸注,今日凌晨2時19分不治。

TOP

本帖最後由 kk8733 於 2020-7-4 23:47 編輯

【武漢肺炎●專題】全球確診破千萬 許樹昌:第二波將襲港!港人須戴口罩至下年中
14小時前




武漢肺炎爆發半年,已在全球突破1,000萬感染,6月的感染疫情比5月還高出五成,已造成52萬人死亡。不少疫情本已平復國家正擔心第二波疫情,世衞更警告,第二波疫情死亡數字或比第一波更嚴重。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向《蘋果》直言:「沒有疫苗,香港第二波疫情多數都會在冬天發生!」
現在只能拖到疫苗出現,估計市民在2021年年中仍然戴口罩。不過台灣專家擔心,由10年研發減至1年完成的疫苗,安全性及副作用都未必有保證,以往亦出現過加快研發疫苗出現悲劇,造成測試患者永久創傷。


近日各國武漢肺炎病例增減變化

和,但全球疫情進一步惡化。《蘋果》綜合6月18日至7月1日的疫情數據,這14日內全球平均每日確診數字高達15萬宗,比5月同期的10萬宗,短短一個月升幅已高達五成。現時疫情大部份個案都在美洲,歐洲轉趨平穩,但亞洲國家正嚴防第二波疫情。許樹昌說:「第二波疫情沒有醫學定義,通常指穩定一段長時間後,突然有大量持續個案爆發。像海浪一樣,過了一個浪又來一個浪。」

不少國家正爭論國內是否出現第二波疫情,南韓6月22日已率先宣佈踏入第二波疫情。《蘋果》統計6月18日至7月1日的14日,南韓平均每日新增46宗個案,比起4月底、5月初的14天內,每日僅增8宗高出約4倍多,光州市現再度加強社交距離限制規定。日本東京都政府昨亦指,當地相隔2個月連續2天破百例,感染者大多來自「夜生活」盛行的新宿地區。



內地早前情況亦有轉壞,北京早前連續50多天沒有疫情,但6月11日爆發新發地批發市場群組,感染最少249人。《蘋果》統計內地在6月18日至7月1日期間,平均每日約有17宗新的確診個案,相比起5月底至6月初的14天時段平均只有4宗,升幅是3倍多。縱使官方數字回落,北京仍有3個高風險地區、27個中風險地區。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向《蘋果》斷言:「只要一天疫苗沒有製作出來,全球第二波的疫情一定會出現。」現時全球不少研發隊伍都稱今年底或成功研發疫苗,現時中美兩國都有團隊進入第三期的臨床實驗。不過黃質疑:「原本用10年研發的疫苗,現時在1年完成,只有十分之一流程就完成了一切。安全性呢?副作用呢?如果這些疫苗日後都很有效,是不是代表以往都在浪費時間?」

黃軒以1976年「豬流感疫苗」作為例子,當時美國應對疑似豬流感威脅,加快生產疫苗,結果接種疫苗的臨床試驗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該疾病的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神經,導致永久性麻痺。許樹昌補充,就算年底真的研發出安全疫苗,市場或只足夠內銷:「現實點來說,香港可能要到2021年中才有可能買到大廠出的疫苗。」換言之,他認為香港市民最少戴口罩至下年年中。

黃軒又指,造成全球疫情第二波爆發,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國家根本未有控制疫情,便急於解封,現時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正是如此。黃指出國家要達到「可控制目標」(即檢測呈陽性比例在連續14天都在5%以下),解封才較為安全。不過美國在5月底解封之時,呈陽性檢測約是4至7%。《蘋果》統計,美國在5月21日至6月3日平均每日感染個案是2.1萬宗,已是近三個月疫情最低的數字。現時美國自6月18日至7月1日,平均每日感染宗數飛漲至平均每日3.7萬宗,比4月份時更嚴重。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近日感染人數高達5萬人,未有回落情況。

世衞負責策略計劃的助理秘書長蓋拉(Ranieri Guerra)日前警告,若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第二波感染潮,疫情或比第一波嚴重,甚至造成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命。他認為武漢肺炎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在夏季減退,9月、10月迅速捲土重來,在第二波期間造成5,000萬人死亡。」
許樹昌認同香港在冬季出現第二波機會較大:「一般而言,呼吸道的傳染病在冬天活躍程度較高。」不過,他強調疫情未必能與西班牙流感比較:「現時與當時處理方法不同,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亦高了很多,今日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好視乎政府用多大力度抗疫,如果立即封鎖城市,有機會再次減低疫情。」



五大原因導致第二波疫情

●沒有疫苗
許樹昌及黃軒均認為,只要疫苗未能製作出來,第二波疫情永遠都會出現。黃擔心世界疫苗生產過急,藥效成疑。許則指疫苗就算年底成功製作,亦須到下年年中才能在香港使用。

●政府急於解封
黃軒直斥許多國家為經濟及政治原因,在未達到「可控制目標」(即陽性比例連續14天維持在5%以下)便解封,導致疫情再起。他舉例美國宣佈解封前,可控制目標約4-7%,未達解封標準


●感染人數不足
許樹昌指70%的人受感染,社區才免疫力。他引述袁國勇團隊研究,連武漢亦只有3.8%人有抗體,香港則約0.1%人有抗體。感染群體遠遠不足,亦增加病毒傳播機會。

●市民鬆懈
黃軒指全球不少市民被限制社區限制,解禁後變得鬆懈。他以葡萄牙為例,五月初解封後,葡萄牙民眾沒有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則。現時每天平均有300個新個案,大多出現在工廠、倉庫和建築公司。


●病毒突變
黃軒形容病毒突變像進食一樣,每日都出現,本身並沒大問題。他引述美國科學家海瑟廷(William Haseltine)的研究,病毒出現「D614G突變」,傳染力提高了約10倍。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11宗確診個案,累計1258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

當中7人昨日分別由菲律賓、美國、巴基斯坦和埃及返港,於亞博、富豪東方酒店或檢疫中心等候檢測結果,確診後直送醫院。

另有1人昨日由菲律賓返港,於九龍站漾日居2座接受家居檢疫及等候檢測結果,確診後直送醫院。

2人較早前分別由印尼及菲律賓返港,分別於銅鑼灣利景酒店和上環CM+壹棠酒店及服務式公寓接受家居檢疫,檢疫結束前確診。

1人為貨機機師,曾到訪哈薩克及土耳其,獲豁免家居檢疫,居於東涌昇薈10座。他於上月30日返港後主要逗留家中,昨日到私家診所就醫後接受檢測並確診。

再有20人康復出院,累計1145人。現時仍有96人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1人危殆,其餘情況穩定。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多間媒體引述消息指,仁濟醫院有一名病人初步確診武漢肺炎,聲稱沒有外遊紀錄亦沒有與其他確診者接觸,代表本地零確診或再度「斷纜」。

另外,今日確診的獲豁免檢疫貨機機師曾到訪尖沙咀亞太中心,估計為到私家診所求醫。

相關報導: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 ... VG4LGHYBG3KJER3H4A/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10宗確診個案,累計1268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

當中8宗為輸入個案,分別由巴基斯坦、印度及印尼抵港,其中2人於檢疫中心檢疫期結束前再度檢驗確診,其餘6人抵港後於亞博等候檢測結果,確診後直送醫院。

另外有2宗本地個案。一宗為41歲女子,居於長沙灣青山道鴻裕大廈,沒有外遊紀錄。(第1263號)
6月24日有到過西九龍中心一間肯德基與美田邨群組沒有外遊史的女患者用膳大約30分鐘
7月1日曾與朋友到石梨貝水塘行山
2日開始發病,3日有回到長沙灣青山道吳毓輝診所上班,4日確診。
患者確診後其餘診所員工皆須入住檢疫中心,到過該診所人士將通知須留樣本檢驗。

另一宗為59歲男子,居於坪石邨玉石樓,同樣沒有外遊紀錄。(第1269號)
6月25日及28日到過旺角及屯門兩間食肆
6月30日早上乘西鐵線到屯門內河碼頭龍門路的建明飯堂工作。同日起開始發病
7月1日曾於玉石樓住所地鋪彬記粥麪美食上班,據報兩間食肆工作崗位皆為廚房
3日病情加重,曾到過私家診所求醫
昨日於荃灣西站不適送到仁濟醫院檢測後確診,期後已轉送至瑪嘉烈醫院治療,現時情況嚴重。
病人入住仁濟醫院時沒有妥善配戴口罩,有1名該院護士需入住檢疫中心,亦有21名醫護人員須接受醫學觀察。
患者工作的兩間食肆其他員工皆須入住檢疫中心。上月28日到過玉石樓一帶民眾將獲安排派發樣本瓶。
患者另外報稱居於朗屏邨繡屏樓,但表示已數月沒返回以上住所。

再有11人康復出院,累計1156人。現時仍有124人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1人危殆,1人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香港新聞
#公共衛生情報  #武漢肺炎

TOP

今日好似好多單本地感染...
bagfgfcde 發表於 2020-7-7 11:43

好似有16。。

TOP

衛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召開記者會交代本地最新疫情。

新增確診個案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14宗確診個案,當中9宗為本地個案,5宗為輸入個案。

4宗本地個案與坪石邨彬記粥店群組有關:
居於彩輝邨彩華樓的兩父子,父親為的士司機,曾光顧彬記;
與上述的士司機有接觸,於佐敦新發茶餐廳工作,記者會未交代住址;
曾光顧彬記,記者會未交代住址。

5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
醫管局資訊科技部員工,居於禾輋邨德和樓,曾到訪迪士尼、長洲、火車博物館、迪欣湖及新城市廣場等地,最後上班日期為7月2日,不會接觸病人;
居於禾輋邨美和樓,於石門豐鍋雞煲擔任廚師;
居於水泉澳邨明泉樓,作其他檢查時發現CT Scan有問題,曾到訪新城市廣場和大圍一帶餐廳;
居於屯門兆隆苑,主要教琴和學琴;
居於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

3宗初步確診本地個案有2宗與慈雲山安老院有關,1宗與佐敦新發茶餐廳有關。

輸入個案中有3人從菲律賓返港,包括2名獲豁免強制檢疫、留港期間主要居於酒店的海員,另1人為菲傭。其餘2人由巴基斯坦返港。

新措施

曾光顧佐敦新發茶餐廳(6月23日後)、石門豐鍋雞煲(7月1日後)者,可電郵bottle@dh.gov.hk索取樣本瓶,列明姓名、住址、電話、到訪餐廳及到訪日期。此電郵僅供收發樣本用。

明日起,衛生署港口衛生科將強制經香港國際機場抵港的機組人員及船員到亞洲博覽館作檢測。

安老院密切接觸者將到薄扶林香港傷健協會賽馬會傷健營作檢疫。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4人出院,累計1161人康復。仍有128人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1人情況危殆,1人嚴重,其餘穩定。

與醫管局確診者同層工作的70名員工改為在家工作。

於聯合醫院與佐敦新發茶餐廳患者同一病格的7人改入住隔離病房。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24宗確診個案,當中19宗為本地個案。

本地個案

坪石邨彬記、佐敦新發茶餐廳(6宗)

居於彩輝邨彩華樓兩父子的母親確診,於鰂魚涌華蘭中心百佳壽司檔工作。父親曾光顧彬記。

三名新發茶餐廳顧客(包括一名的士司機及一名前的士司機)及一名彬記顧客確診。另有一名的士司機確診,因於深切治療部留醫,未能得知曾到訪的地點。

港泰護老中心(8宗)

四名院友及四名工作人員確診,部分工作人員居於慈雲山萬年戲院大廈和高美樓。

源頭不明(5宗)

坪石邨玉石樓一住客確診,聲稱未光顧彬記。

慈正邨正怡樓一住客確診。

荃灣灣景花園一住客確診,曾陪同子女到運動場及一些餐廳。

旺角海運閣一住客確診,曾出外進餐。

居於禮頓山一男子確診,兩度到灣仔普通科門診求醫,主要到訪香港島地區餐廳。

輸入個案

兩宗由印度抵港,當中一人為家居檢疫期間發燒。

兩宗為菲律賓抵港海員。

一宗由哈薩克返港,同行嬰兒初步確診。

醫管局最新情況

過去24小時再有6人出院,累計1167人康復。

目前仍有138名確診者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1人情況危殆,1人嚴重,其餘穩定。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42宗確診個案,當中34宗為本地個案(2宗源頭不明)。

港泰護老中心再有23人確診,大部分無病徵。

9人與早前群組有關聯(但記者會似乎只交代了7宗):

1名為居於順安邨安頌樓的夜更的士司機,較常光顧新發茶餐廳。

1名為夜更的士司機,曾與早前確診者見面。

1名為與早前確診者駕駛同一的士的日更司機,其太太及女兒亦確診。

1名為彬記顧客的太太。

1名為海韻閣確診者之外傭。
2宗源頭不明:

1名居於慈安苑安康閣,曾到訪慈雲山中心街市及樓下公園。

1名居於長沙灣青山道永隆大廈,較常乘搭的士。

8宗為輸入個案,包括3名機師、1名空中服務員及2名菲傭,另有1人為昨日確診者的同行嬰兒,1人由巴基斯坦抵港。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9人出院,累計1176人。

149人留院接受隔離治療,2人情況危殆,2人嚴重,其餘穩定。

明日起暫停老人科及日間精神科服務,今日已暫停非緊急醫院探病安排。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起暫停老人科及日間精神科服務,今日已暫停非緊急醫院探病安排。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38宗確診個案,當中32宗為本地個案(8宗源頭不明,1宗為源頭不明個案的密切接觸者)。

與早前群組相關(10宗)

兩名彬記顧客,其中一名顧客的妻子同樣確診;

前的士司機,曾與另一名確診的士司機接觸,其兩名女兒同樣確診,就讀道教青松小學及陳瑞芝中學;

一名新發茶餐廳顧客;

一名未有病徵的士司機的兩名兒子及妻子確診。

水泉澳邨明泉樓群組(11宗)

居於十個不同樓層及座向的單位,喉管設計較獨立,估計公共空間感染的機會較大,會採集環境樣本。

確診者曾到訪水泉澳商場的街市、餐廳等,會繼續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

港泰護老中心(2宗)

一名院友確診,另有一名可出外、早前確診院友的兒子確診。

源頭不明(9宗)

一人於油塘大本型莎莎工作,其丈夫同樣確診,於火炭一商業大廈進行鐵閘相關工作;

一人就讀德望中學,居於將軍澳天晉一期,課餘時間主要上私人補習班及畫班;

一人居於秀茂坪安達邨孝達樓,於太古城工作。

慈雲山安康閣早前確診者的太太;

一人居於彩雲邨星辰樓;

一人居於將軍澳晉海,於北角雋妍教育中心工作;

一人居於禾輋邨美禾樓,與早前確診者不同樓層和座向,於新港城莎莎工作;

一人居於彩輝邨彩華樓,早前確診者均曾光顧彬記或新發茶餐廳,但不同樓層和座向。

輸入個案(6宗)

一人於印度返港,檢疫期結束前確診;

兩人經KA734由吉隆坡轉機抵港,一人下落不明;

一人為由哈薩克抵港機師,確診時已前往美國;

一人經CX906由菲律賓抵港;

早前輸入個案的一名密切接觸者。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11人出院,累計1187人。仍有274人留院,當中2人情況危殆,2人情況嚴重。

重新啟動500張二線病床。公立醫院會設立分流站,輕症病人會於此等候檢測結果。情況嚴重會啟用社區隔離設施,供輕症病人使用。有機會再次暫停非緊急服務。

保護裝備存量:外科口罩3100萬個;N95呼吸器260萬個;保護衣510萬件;保護面罩870萬個,可供使用三個月。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28宗確診個案,當中16宗為本地個案(6宗源頭不明,1宗為源頭不明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另有34宗初步確診個案。

與早前群組有關(9宗)

一名早前確診的士司機的三歲兒子,檢疫中心確診;

三名港泰護老中心工作人員,檢疫中心確診;

一名彬記顧客;一名確診者的父親曾光顧彬記(父親未確診);一人曾光顧坪石爭鮮迴轉壽司,身旁顧客有呼吸道病徵;

兩名屯門建榮飯堂(早前確診者工作地點)工作人員,檢疫中心確診。

源頭不明(7宗)

兩人居於慈正邨正康樓,較常出沒於慈雲山中心;

一人居於土瓜灣嶺南大廈,於佐敦維亞軒工作;

一人居於居於元朗康德閣,曾到訪兒子於荔枝角的辦公室,及於元朗食肆聚餐;

一名德愛中學確診者的同學;

一人居於萬年戲院大廈,任職翠河餐廳兼職,並於藍田及慈雲山住宅擔任家務助理;

一人居於天水圍,平時前往健身室及出席家庭聚會;

一人為馬鞍山莎莎確診者的同事,曾到柴灣總部出席會議,未曾與沙田中心莎莎初步確診者有接觸。

(更新:衛生防護中心指化驗結果有待確認,未列為確診個案)

部分初步陽性個案

水泉澳邨明泉樓女住戶的男朋友初步確診,曾於旺角水火爐與朋友聚餐;

就讀香港演藝學院確診者的朋友;

德望中學學生的家長;

兩名的士司機,未曾到訪彬記或新發茶餐廳;

荃灣灣景花園確診者的女兒,就讀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北角教育中心一名學生,平時亦會出席英文、電腦及游泳班;

一名新發茶餐廳顧客;

於深圳灣工作的入境處職員,居於慈正邨正安樓;

一人居於慈正邨正安樓,曾於確診者工作的翠河進餐;

一人居於彩輝邨彩華樓,該屋苑確診者主要曾光顧彬記;

一人於沙田中心莎莎工作,曾與早前確診者聚會,曾到柴灣總部出席會議。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10人出院,累計1197人。仍有203人留院,當中2人情況危殆,2人情況嚴重。

一名廣華醫院員工家人確診,已入住檢疫中心,主要於廚房工作,不須接觸病人。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梁卓偉:新冠病毒變種 傳播率較初出現高三成

#港聞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變種,傳播率比疫情初期高出三成,形容本港正面對首次持續、大型的本地爆發,其中以東九龍和沙田最嚴重,他建議先為東九龍安老院舍進行病毒檢測。 (7/12/12:16)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38宗確診個案,當中30宗屬本地感染。另有20多宗初步陽性個案。

張竹君指大範圍檢測的陽性比率較低(14000個樣本中有28人確診),但承認檢測有機會滯後,呼籲有病徵人士盡快求醫。

與早前個案有關(17宗)

德望中學確診者的同學,以及該同學的父母親及外傭;

於沙田中心莎莎工作,曾與於另一間莎莎工作的確診者聚會;

荃灣灣景花園確診者的女兒,就讀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北角雋妍教育中心學生;

禮頓山確診者的外傭及爸爸;

新發茶餐廳顧客,居於彩虹邨丹鳳樓;

曾光顧新發茶餐廳的的士司機;

兩名未光顧高危食肆的的士司機;

兩名彬記顧客,當中一人的妻子亦確診;

曾於創匯國際中心與慈正邨正暉樓的士司機的確診家人接觸;

源頭不明(13宗)

一人居於茘景邨樂景樓,經常乘坐的士;

一人居於寶田邨,曾獨自光顧尖沙咀一酒吧;

一人居於南昌邨昌賢樓,較常光顧酒樓;

一人居於葵聯邨聯悅樓;

一人居於藍田康華苑宏康閣;

一人居於慈愛苑,於干諾道西商廈任職裝修,曾與同事到上水茶樓聚餐;

居於彩輝邨彩華樓的一對夫婦,衛生防護中心認為環境感染的風險較低;

一人居於順安邨安頌樓,曾出席父親節聚餐;

一人居於慈正邨,較常到訪黃大仙中心;

一人居於慈正邨正安樓,為深圳灣入境處職員;

居於彩虹邨翠瓊樓的一對夫婦,較常到訪牛池灣街市;

部分初步確診個案

兩宗與港泰護老中心相關,另有一人為該院舍院友的家人;

上環聚點坊點心的老闆、其妻子及一名廚師;

居於慈民邨民健樓,於九龍塘任職地產經紀;

一人為鳳德商場百佳收銀員;

一人任職香港寶御酒店房間經理;

一人任職智優教育中心;

一人為兼職的士司機;

一人於通州街公園壁球中心工作,檢測結果不確定。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17人出院,累計1214人。205名留院確診者中4人情況危殆,3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52宗確診個案,當中41宗為本地感染。

衛生防護中心呼籲曾光顧慈雲山翠河餐廳、慈雲山百匯軒、慈雲山溫莎餐廳、彩雲商場彩龍皇宮大酒樓或上環聚點坊,且身體感不適者盡快求醫。

與早前個案相關(21宗)

3宗與港泰護老中心有關,當中2人為院友,1人為早前確診女院友的丈夫,曾到院舍探訪;

3宗與上環聚點坊有關,包括1名點心師傅、1名曾接載老闆的的士司機及老闆妻子,老闆為初步陽性個案;

6宗與慈雲山翠河餐廳有關,包括早前確診兼職工作人員的女兒、孫女及同事,以及早前到該處聚餐確診者的朋友、兒子及妻子;

8宗為早前確診者的家人,當中1人於長沙灣政府合署內的差餉物業估價署工作;

1人為屯門健榮飯堂(早前確診者的工作地點)老闆。

源頭不明(20宗)

2人為慈雲山百匯軒食客,1人為慈雲山溫莎餐廳經理,1人曾到訪慈雲山中心;

1人為油麻地聖心癌症中心的專科護士,7月7日發病後未有上班;

1人曾入住伊利沙伯醫院普通病房;

1人為如心銅鑼灣海景酒店的侍應,其妻子亦確診;

另有1名通州街壁球中心職員、1人於彩福邨彩樂樓任職裝修、1人為居於慈雲山的地產經紀、1人為鳳德中心百佳收銀員、1人為寶御酒店房間經理、2人為的士司機。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3人出院,累計1271人。241名留院者中5人情況危殆,7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西九龍捐血站

1名7月12日確診的病人於5日曾到西九龍捐血站捐血,1名伊利沙伯醫院病人已接受相關血小板輸血,會入住隔離病房及進行檢測;

全日有85人到訪捐血站,該人於下午3時至4時半捐血,該時段後有59人捐血。工作人員共有14人,當中4人有接觸。

伊利沙伯醫院

1名伊利沙伯醫院病人昨日因長期病患經急症室入院,因沒有病徵而入住普通病房,得悉確診後馬上轉入隔離病房;

1名醫護人員抽取鼻液時未有穿著全套保護裝備,須入住檢疫中心,其餘35人須接受醫學監察;

同一病格10人中有1人因自身疾病已離世,其餘9人須隔離;

同一病人於7月9日及10日曾入住明愛醫院內科病房,當時同樣沒有病徵。同一病格9人須接受檢疫,醫護人員不列為緊密接觸者。

威爾斯親王醫院

1名外判清潔工人初步確診,其丈夫為確診的士司機。該人主要負責環境清潔,未直接接觸病人,醫院正進行追蹤工作。

葵涌醫院

1名精神科急症病房工作人員的家人於7月10日確診,已入住檢疫中心,目前沒有病徵但正等候檢測結果,工作時有遵守防止感染控制措施。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新增19宗確診及37宗初步確診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對高危地區作檢測,22000個樣本中有31個為陽性,比率為0.14%,當中部分為有輕微病徵但未求醫。由於檢測量及人手限制,中心希望相關市民耐心等待,減少外出及注意個人衛生,若有病徵應馬上求醫。

與早前個案相關(7宗)

於慈雲山蕰莎餐廳任職廚師,居於慈康邨康健樓,其兩名女兒亦確診;

一名食環署職員,為早前確診通州街壁球中心工作人員的妻子;

一名入境處職員及其父親;

早前確診慈雲山家庭群組再有一人確診。

源頭不明(7宗)

一人居於慈樂邨,曾到訪翠河餐廳;一人居於慈正邨,常到訪教堂及酒家;另有一人居於鳳德;

兩人居於屯門;一人居於青衣但較常到深水埗;

一人為私家司機,週末兼職的士司機。

初步確診個案

不少與早前個案相關,包括蕰莎及翠河餐廳、港泰護老中心、伊利沙伯醫院、禮頓山家庭群組等;

彩虹大家樂確診者的一名同事及北河街街市確診者的丈夫初步確診;另有外傭的僱主、早前確診者的家人和朋友初步確診;

一名海關職員初步確診。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12人出院,累計1241人;315名留院者中8人情況危殆,9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記者會召開期間一名港泰護老中心90歲女院友病逝,死亡個案增至9宗;

伊利沙伯、瑪嘉烈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正對工作人員及病人進行病毒檢測,目前結果全為陰性;公立醫院會加強對求醫者作病毒檢測。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一日內兩名確診長者死亡 疫情至今累計十人不治

#港聞 一日內再多兩名確診者死亡,分別是一男一女長者,本身有長期病患,疫情至今累計10人不治。新增確診個案有19宗,包括14宗本地個案,當中7宗感染源頭不明,另有37宗初步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呼籲長者未來一兩星期盡量留在家中。 (7/15/23:05) 全文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58宗確診個案,當中50宗為本地感染。

與早前個案相關(32宗)

兩名港泰護老院院友,慈雲山百匯軒、翠河、蕰莎餐廳及上環聚點坊食客,早前確診者的家人,元朗廣場客服同事,入境處大樓男職員的外傭;

慈雲山街市兩名菜販、慈雲山中心一名保安、慈雲山元氣壽司洗碗工人及另一餐廳洗碗工人;

有兩人與另外兩名隨後確診者曾於同一地方逗留,證實同時受感染。

源頭不明(18宗)

一名新巴23號線司機及其妻子;

黃竹坑南朗山東華三院賽馬會朗逸居三人;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百老匯職員;

尖沙咀漢口道按摩院接待職員;

佐敦嘉賓大廈葉鵬飛私家診所職員;

中環置地廣場一名推銷員。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一名今日新增患者於記者會時間病逝,累計死亡個案增至11宗。

再有10人出院,累計1264人。留院375名患者中8人情況危殆,11人嚴重,其餘穩定。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今日又50宗喇
hlyung 發表於 2020-7-16 14:48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67宗確診個案,當中63宗為本地感染。

與早前個案相關(28宗)

包括一名德望中學學生及一名家長、慈雲山翠河及蕰莎餐廳確診者的家人、伊利沙伯醫院及港泰護老中心各一人、禮頓山家庭群組、彩虹匯八坊大家樂確診者同事及其丈夫、北河街街市確診者丈夫等。

荃灣港安醫院一名護士確診,其朋友及朋友的父親亦確診。

有一名確診者曾於街上遇見其吸煙朋友(朋友隨後確診),短暫接觸十分鐘即受感染。

源頭不明(35名)

包括一名慈雲山超級市場收銀員、一名居於慈雲山的伊利沙伯醫院非緊急服務控制室員工、一名公司司機等。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13人出院,累計1254人。留院者中6人情況危殆,10人嚴重,其餘穩定。死亡個案累計10宗。

伊利沙伯醫院控制室員工最後上班時間為星期一,當時沒有病徵,不需要接觸病人,未曾到訪出現個案的內科病房,估計非院內感染。

佛教醫院有一人接受關節手術前被發現有呼吸道病徵,手術取消並作檢測終確診,與早前個案無關。

將軍澳、瑪嘉烈醫院有確診者曾入住普通病房或雙人病房,同一病格者列為密切接觸者。

餐飲業務指示新豁免

不向外開放的員工飯堂獲豁免,普通餐廳須以適當圍封及標示指出等候外賣或員工用膳範圍方可豁免。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下午4時,本港過去24小時新增64宗確診個案,當中60宗為本地感染(35宗源頭不明)。另有約60宗初步確診個案。

與早前個案有關(25宗)

包括多名確診者家人、外傭、朋友及同事。另有彬記、翠河、蕰莎及維亞軒的工作人員及顧客。

一群組懷疑為於新蒲崗打乒乓球時受感染,另有一群組為旺角雅蘭中心稻香聚會。兩確診者於海港城三樓美食廣場洗碗。

屯門眼科中心三人確診,伊利沙伯醫院病格群組再多一人受感染。
(屯門眼科中心個案詳情)

居於慈雲山的累計個案(不包括今日確診個案)約為150宗。

源頭不明(35宗)

包括油麻地真光學生、較常於尖沙咀表演的歌手、機場客運大樓廁所外判清潔工人、小西灣藍灣半島商場售貨員、海關職員及其家人等。

醫管局最新情況

421名留院確診者有13人情況危殆,11人嚴重,其餘穩定。目前累計12宗死亡個案。

接收病徵輕微者的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可能於未來一兩星期啟用。
(鯉魚門安排詳情)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張竹君於疫情記者會指出,確診者的CT值普遍偏低,代表病毒含量高,似乎比三月時更具傳染性。

張指出不少確診者只是與朋友脫下口罩相處數分鐘,即使佩戴口罩仍可能經環境感染。

不少確診者為家庭主婦和老人家,平日只到訪街市、酒樓或公園。亦有確診者與朋友聚餐、出席宴會甚至打麻將。確診者居所遍佈港九新界。

張亦透露午夜12時後,本港有20多宗確診及4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本帖最後由 kk8733 於 2020-7-20 17:28 編輯

全線郵局暫停服務一星期 入境處只提供緊急服務

#港聞 政府星期一起恢復公務員在家工作安排,多個部門調整服務。 (7/19/23:40) 全文

https://t.me/nowtv_news/43497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73宗確診個案,當中66宗為本地感染。今日另有46宗初步確診個案。

與早前個案相關(39宗)

新增高危餐廳:屯門中央廣場富臨酒家、旺角維景酒店海港酒家

逾二十人為早前確診個案的親人、朋友等。

新蒲崗乒乓球群組、屯門眼科中心群組各多一人確診。屯門富臨生日聚會、新都會家庭聚會分別多兩人及三人確診。

兩人從工作地點受感染,另有兩人分別曾光顧慈雲山中心點及彬記。

一名確診者為私家醫生,曾到訪木星街老人院舍。另一名與朗逸居有關,但早前於其他地方工作,剛到埗即接受檢測,估計從其他源頭感染。

源頭不明(27宗)

多人居於慈雲山或曾到訪慈雲山中心。

一人於彩雲商場大快活洗碗,有人曾到訪尖沙咀酒吧,亦有人於深水埗麻雀館工作。早前有確診個案亦曾到訪深水埗麻雀館。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8人出院,累計1302人。562名留院確診者中,23人情況危殆,13人情況嚴重。

東區醫院有接受盲腸炎手術的病人及其家屬確診,估計非院內感染。病人接受手術後未有呼吸道病徵但不時有低燒。醫護人員均有合適防護裝備,但同一病格十人則須接受檢疫。

屯門眼科中心未來一週將只接受急症服務。

醫管局再度呼籲無病徵或旨在尋求健康證明者到私家醫院接受檢測。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61宗確診個案,當中58宗為本地感染。

另截至今午有6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與早前個案相關(33宗)

19宗為早前確診者同住家人,3宗為早前確診者朋友,2宗經工作環境感染。

「慶回歸」群組多4人感染,富臨群組多4人感染,當中1人並非參與宴會但身處同一場所,新蒲崗乒乓波群組多1人感染。

源頭不明(25宗)

其中1人為陪診員,主要陪同老人家到醫院就診,曾到訪竹園、鳳德、樂富、順利、寶琳等地的安老院舍。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2人病逝,分別為居於慈雲山老人及港泰護老中心院友,累計14宗。

再有23人出院,累計1324人。609名確診者中29人情況危殆,11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東區醫院病格1名已出院者出現發燒等病徵,經檢測初步確診。伊利沙伯醫院病格再多1人初步確診。

律敦治醫院有1名確診者早前接受日間腸鏡檢查,8名同一病格者須接受檢疫,醫護人員則有佩戴合適保護裝備。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13宗確診個案,當中105宗為本地感染。

另截至今午約有80宗初步確診。

與早前個案相關(42宗)

27宗為早前確診者家人,當中3人曾到旺角稻香,但非與「慶回歸」群組同日,可能為環境污染。

「慶回歸」群組多3宗個案,屯門富臨多1宗個案,維景海港多1宗個案,6人與慈雲山中心有關。

東區醫院病格多1宗個案(昨日已初步確診),伊利沙伯醫院病格多2宗個案。

1人經工作地點(鑽石山荷李活百老匯)感染,另有1名顧客確診。

源頭不明(63宗)

包括中環石板街酒店廚師、土瓜灣學之園幼稚園老師、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助教、聖嘉勒女書院教師、大律師、聖保祿醫院護士、東涌東薈城酒店工作人員等。

1人與早前確診者為親戚關係,但亦與銅鑼灣視安眼科中心有關。

大型檢測中,隆亨救世軍長者之家1名清潔工確診,該院舍另有1名廚師初步確診;1名的士司機初步確診。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20人出院,累計1344人。645名確診者中29人情況危殆,14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北區醫院1名物理治療病人確診,曾逗留1小時半,因家人曾到旺角稻香故估計為家庭感染。沒有病人或醫護人員須檢疫,但相關部門今日將關閉消毒。

瑪嘉烈醫院1名護士為情緒激動的病人作身體約束時,N95呼吸器未完全貼實臉部,須接受檢疫,醫管局希望病人與醫護人員合作。

屯門醫院1名支援服務人員遭確診者嘔吐物誤中手部,須接受檢疫。

病毒檢測安排

張竹君呼籲市民等候病毒檢測結果時不要外出。

接受檢疫者將推前至第10天接受第二次深喉唾液檢測。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本帖最後由 kk8733 於 2020-7-24 00:30 編輯
蔡堅真係堅
小伙子. 發表於 2020-7-23 19:36

【武漢肺炎】蔡堅斥港府轄免 20 萬人檢疫致爆疫 倡限制船員進公眾地方立場報道

2020/7/23 — 17:32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醫學會今日召開記者會,會長蔡堅促請政府為市民提供「新冠肺炎醫療券」,資助市民作病毒化驗,運作可參考「醫療券」,及呼籲加強公私營合作,轉介非緊急服務予私家醫生協助。蔡堅指,早前逾 20 萬人轄免檢疫來港,當中相信有傳播者,批評若政府不反省,「就算搵晒全中國專家落來都冇乜用」。醫學會建議,所有來港人士必須接受快速測試,並限制機組人員或船員進入公眾地方。


保安局本月公布數字,今年 2 月至 5 月獲豁免強制檢疫入境人士多達 20.9 萬人。蔡堅相信,該逾 20 萬人中很可能有傳播者,呼籲政府若不再反省,「再繼續將香港擺係咁危險狀況,就算搵晒全中國專家落來都冇乜用。」醫學會建議,所有來港人士,包括航空機組人員、船員及其他獲豁免人員,必須接受快速測試,檢測結果呈陰性,才能離開口岸或指定地區;入境人士必須嚴格遵守強制檢疫規例,亦應限制機組人員或船員進入公眾地方。


本港檢測率一直被指不足,有記者問及為何澳門及新加坡的檢測率均可每日逾一萬至二萬次,但香港則未能達到有關水平。蔡堅則簡單回應:「特首唔同。」他亦批評近期發病個案很多源自參加慶祝會等活動,「攬身攬勢,攬住唱歌,踢完波再除口罩影張相,係引起感染嘅原因。」



憂內地醫護來港釀混亂

對於有傳大陸醫護來港協助對抗疫情,蔡堅指出,香港經訓練的醫生均全部曾在醫管局工作,無論病歷、藥物等均是以英文與其他醫生溝通,相反大陸醫護則是說普通話及寫簡體字,擔心一旦來港後會造成混亂,「如果剩係方艙醫院做嘢係未尚不可,但係我唔會話『Over my dead body』呢啲咁激烈嘅語句。」



另外,醫學會亦批評現行「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存在不足,例如收集樣本的時間和地點安排欠佳,甚至是樣本瓶的大小亦引伸其他問題,且發放給私家醫生的計劃資料朝令夕改,欠缺明確的修訂通知。


蔡堅亦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向所有香港市民發放「新冠肺炎醫療券」,以資助他們從私營醫療市場獲得病毒檢測或其他與新冠肺炎有關的醫療服務,同時應優先考慮為高風險群組進行病毒測試,包括長者、醫護人員及服務業從業員等。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18宗確診個案,當中111宗為本地感染。

另截至今午有約80宗初步確診個案。

個案簡述(約60宗與早前確診個案有關)

家居及工作處所感染為主,包括兩人於柴灣工作、各有一人於長沙灣及荔枝角工作。

大規模檢測中,一名彩輝邨保安、兩名司機(包括一人於青馬控制處工作)及一名入境處職員確診。

「慶回歸」群組多兩人確診,另有兩名曾到訪旺角稻香者確診。

慈雲山多五人確診,包括於菜檔及手作功夫茶工作者。

多名餐飲業人員確診,包括於太古廣場日本餐廳洗碗者、大角嘴晴苑泰國菜樓面、樓上食品加工人員、德福麥當勞、屯門翠林花園食肆及大埔Market Place的工作人員。

沙田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一名教師確診,一名於警察總部工作的警員確診(另有警員初步確診)。

法國醫院內窺鏡工作人員確診,與早前確診個案有接觸;伊利沙伯醫院病房多一人確診。

隆亨老人院一名廚師確診,另有一院友初步確診。

葵芳新都會群組再多一人確診。

澄清:昨日確診、於聖保祿醫院工作者實為健康服務助理而非護士。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一人病逝,累計15人。目前仍有716人留院接受隔離治療,當中33人情況危殆,14人情況嚴重。

威爾斯親王醫院一腎科病人確診,有9人身處同一病格須接受檢疫。病人家屬早前確診,估計非院內感染。

有確診者7月9日於慈雲山流動捐血站捐血。紅血球已輸至瑪嘉烈醫院一名病人,須作病毒檢測。血漿則未使用且已銷毀。病人家屬早前確診,估計非捐血過程感染。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23宗確診個案,當中115宗為本地感染。

另截至今日下午累計約100宗初步確診個案。

個案詳情

62宗與早前個案相關,53宗源頭不明,但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數字可能會調整。

54宗個案與家人、朋友或工作地點有關。

「慶回歸」群組多4人確診,屯門富臨有2名非參加同一宴會但曾到訪者確診。

隆亨護老中心有1名院友確診及2人初步確診,須安排檢疫及檢測。

新墟康和護老中心有1名工作人員確診,接觸長者部分有病徵,當中1人初步確診,同樣須安排檢疫及檢測。

1名上門照顧長者的服務員確診,居於慈正邨,傳染期曾到訪兩三戶。

港泰護老中心於薄扶林檢疫期間,1名工作人員疑因防感染措施做得不足而受感染。

西環德記、何文田明星酒家、屯門容龍酒家各有1人確診。德記疑有宴會,會作進一步跟進。

土瓜灣街市、紅磡街市分別有1人及2人確診。

葵涌中醫診所有2名負責登記工作者確診。各有1名警員及消防員確診,另有1名消防員初步確診。

源頭不明者多為家庭主婦或長者,平常較常到訪街市或酒家。張竹君認為現時社區病毒量較多,人流較多及須脫口罩的地方風險較高,呼籲家庭主婦或長者減少買菜次數及注意個人衛生。

醫管局最新情況

再有28人出院,累計1407人。779名留院者中34人情況危殆,16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死亡個案累計16宗。

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已啟用,首日接收23名病人。

聯合醫院1名於貨倉工作的運作助理初步確診,最後上班日為7月21日,家人早前確診,估計非院內感染。7名職員須接受檢疫。

個人保護裝備存量:外科口罩3200萬個;N95呼吸器270萬個;保護衣520萬件;面罩930萬個,預計可使用4個月。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33宗確診個案,當中126宗為本地感染。另有約100宗初步確診個案。

本地確診個案

71宗與早前個案有相關,另有55宗源頭不明。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數字可能有變化。

50宗家人為早前確診者,21宗經聚會或工作地方感染。

部份個案細節如下:

大埔南消防局多3宗確診個案,同局有20人須接受檢疫;

尖沙咀Superstar Night Music酒吧1名工作人員、灣仔雅苑餐廳1位侍應,以及西營盤街市1名賣菜檔販確診;

1名確診者7月12日遊船河,有40多人一同暢遊;

大圍隆亨長者護老院再有4名院友及2位工作人員確診,其餘49人正接受檢疫;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再有約10人已確診或初步確診,其餘院友及工作人員須檢疫;屯門聖公會康恩園復康中心新增1宗個案;

屯門富臨群組新增4人確診;

政府大型檢測計劃發現多3名的士司機確診,其中1人曾到屯門富臨用膳;

香港大學大學堂1人確診,部份同層同學或須檢疫。

醫管局資訊

現時已有18人離世。除今早東區醫院公佈的個案外,下午再有一名昨日確診而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的60歲病人離世;

再有50人康復出院,現時已共有1545人康復出院;

835名確診病人有37人危殆,18人嚴重,其他情況穩定。

醫管局22間普通科門診派樣本樽安排

7月27日起,星期一至五早上7點半至8點半向每名輪候市民派發1包檢測包,每間限派110包;

每名取得樣本樽的市民需於3日內交回診所,收集時間為星期一至六早上10時至11時;

交回後3個工作天內,不獲通知者可假定檢驗結果為陰性;

此計劃暫定推行4星期。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上水屠房一名工人初步確診 屠房運作不受影響
【Now新聞台】食環署表示,上水屠房一名工人初步確診。

食環署指,上水屠房包括營運者、入口商、買手及運輸公司,較早前自費聘請私人醫療機構為僱員進行病毒檢測,一名在屠房負責欄區牲口雜項的工人初步確診,患者上班期間一直有佩戴口罩,他對上一次上班在星期四。

食環署指,上水屠房運作沒有受影響,並徹底清潔消毒患者曾逗留的地方。

TOP

不少人仍視 #COVID19 為呼吸道疾病,是嚴重版流感/傷風,但臨床診治顯示,這病毒也可以攻擊其他身體器官,這篇BBC文章就指出,不少武肺重症病人,其腦部都受到損害,這在其他呼吸道疾病是很罕見的。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fut-53483819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28宗個案,當中103宗為本地感染。

本地感染個案

68宗與早前確診者相關,當中47宗與親朋戚友相關,11宗與工作地點相關。

部份個案詳情如下:

1人為下葵涌診所中醫師;

2人為的士司機,當中1宗經私家醫生檢測,另一宗經運輸署檢測;

旺角稻香慶回歸群組多1宗確診;

護老院個案:
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再多1名員工及7名住客確診;
1人為深水埗元州街敬福老人院住客,同層25名住客及工作人員須檢疫;
1宗與粉嶺白普里華心護康中心相關,同層50名住客有待接受化驗。

初步確診個案

截至目前為止,本港錄得約100宗初步確診個案。

上水屠房有3名工人初步確診,惟他們非負責屠宰工序。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據報再多13人初步確診。

醫管局最新情況

908名確診留院者中40人情況危殆,25人嚴重,其餘穩定。再有40人康復出院,累計1494人。

隔離病房、病床使用率平均已達約78%,現時仍有逾100名病人等候安排入院。

灣仔律敦治醫院一名負責在醫院門外指揮交通的63歲保安昨日確診,其最後上班日期為7月24日。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45宗確診個案,當中3宗為輸入個案,83宗與早前確診個案有關連,其餘59宗的流行病學調查進行中。

本地確診資料

56宗由家居或朋友聚餐感染,11宗從工作地點感染。

部份個案資料如下:

青衣南消防局、旺角維景酒店海港酒家、屯門富臨群組及船河群組各增加1宗確診個案。

不同食肆共5至6宗確診個案。

院舍個案:
扶康會潔康之家1名照顧員確診;
大埔康和護老中心1位院友因身體不適入院,其後確診;
東華三院寶鐘全英安老院1名護士確診,所有工作人員及院友須接受病毒檢測;
屯門康和護老中心新增13宗個案,累計3位照顧員及21位院友確診。

醫管局最新資訊

現時有1016名病人留醫,當中39人情況危殆,27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隔離病床及病房使用率已達80%。

昨今兩日共有101人由醫院轉往鯉魚門度假村,至今有逾200人已送往二線病房。

再有2人病逝,累計20宗。另再有12人康復出院,累計1486人。

更正出院人數:昨日為首日有病人轉到鯉魚門度假村,惟電腦系統未及更新而誤以為有21人出院。醫管局發現後已即時更新系統,沒有未康復的病人被安排出院。

醫護人員確診個案相關資訊

威爾斯親王醫院1名內科女護士昨日初步確診,毋須入隔離病房,最後上班日為7月19日,其後休假至今。她家人亦為確診者。

沙田醫院1名精神社康護士昨日初步確診,其最後上班日為7月24日。該護士探訪的人士沒有任何確診或家居檢疫人士,亦有穿著合適個人防護裝備,惟其家人亦是確診者。

1名屯門醫院抽血員在7月24日上午進行抽血程序時被針筒刺傷手指公,為安全起見須接受檢疫。

1名確診病人曾於7月12日到西九龍輸血服務中心捐血。當時職員有穿著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惟該確診病人血液已製成兩份血製品。血小板已輸給聯合醫院病人,該病人檢測暫時呈陰性;而血漿尚未使用,已安排回收銷毀。

1名物理治療門診病人於7月21日下午到聖母醫院逗留1小時接受治療。所有病人均有配戴口罩,職員亦有穿著個人防護裝備。惟為謹慎起見,今日下午該治療部會暫停服務並安排清潔,40位病人預約將會改期。

張竹君向各僱主呼籲:
如已知僱員是確診或初步確診者,務必盡快關閉及安排清洗該僱員接觸過的地方,並準備一份緊密接觸者名單,安排這些人留在家中等候衛生防護中心上門調查,希望藉此盡快截斷傳播鏈。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06宗確診個案,另有85宗初步確診個案。

98宗本地感染中有48宗與早前確診個案相關,50宗的源頭不明。

本地個案

36宗與朋友、家人或聚會相關,12宗為從工作環境感染。

部份個案細節如下:

1名確診者來自堅城梁氏建築公司,同公司有20多名密切接觸者正安排入住檢疫中心,另有5、6宗初步確診個案。

下葵涌分科診所中醫部、屯門富臨及旺角稻香慶回歸群組各有1宗新增個案。

上水屠房群組多2宗個案。

粉嶺蓬嬴仙館有1名工作人員確診,2名確診者在潛伏期時曾到訪開會。

護老院舍方面:

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多4宗個案,另有3至4宗初步確診。

大圍隆亨救世軍安老之家多1宗確診個案,為院舍廚師,在檢疫中心發病。

1人於黃竹坑東華三院賽馬會健怡之家擔任照顧員,最後上班日為7月22日,7月24日開始發病。該院舍內所有職員及院友須接受病毒檢測。

銅鑼灣禮頓道祟恩老人院有1宗初步確診個案,經政府大型檢測發現。

醫管局資訊

1100名留院者中40人情況危殆,29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昨日再多2人死亡,累計22人。另有43人康復出院,累計1527人。

一線隔離病房及病床使用率維持八成以上。鑑於確診人數不斷上升,醫管局會安排抗體測試,判斷病人是否適合轉到二線病房,或鯉魚門度假村繼續治療。

現時共有230人轉到二線病房及118人轉到鯉魚門度假村。至今仍有超過100名確診病人等待安排入院。

擴大社區監測計劃

由昨日開始,醫管局聯同民政事務署在22間門診派發檢測包,惟發現:

有市民因想取得健康證明而排隊。衛生防護中心表明不會發出任何檢測證書。

藍田門診有檢測樽與表格中的條碼不相符,呼籲市民使用前核對所有資料。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18宗確診個案,總數已突破3000宗。另有約80宗初步確診個案。

67宗與早前確診個案相關,另有46宗仍在調查流行病學關連。

本地個案資訊

54宗經朋友或家人接觸而感染,另外13宗從工作環境、診所、食肆或老人院感染。

下葵涌中醫診所、上水屠房及屯門富臨群組各新增1宗個案。

堅城梁氏建築公司新增4宗個案。

安老院舍確診個案:

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新增6宗個案,當中包括2位照顧員及4位長者。

東華三院保鐘全英院舍新增2宗護士確診個案,全院將安排檢測,暫未有院友確診。

屯門賽馬會盲人安老院新增1宗個案。

深水埗順寧道李鄭屋邨景福護老院新增1宗個案。該院有40多名住客及20多名工作人員。今日有數位有病徵之人士已到急症室進行深喉樣本測試,正等候化驗結果。

醫管局資訊

今日多2人死亡,累計24人。因系統出現問題,出院數字及留院病人情況未能提供。

一線隔離病房及病床使用率仍然高達八成。250人轉到二線隔離設施,130人轉到鯉魚門度假村。

抽調「互信聆」護士為等候入院的確診患者透過電話提供如入院前需知及感染控制等資訊。

東區醫院試行在病格內尋找年青、有自理能力及症狀輕微的患者轉到鯉魚門度假村繼續治療,待星期六亞博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啟用後再轉往該處。

瑪嘉烈醫院醫護人員初步確診個案

該院有4人初步確診,資料如下:

1人在荔景大樓康復病房R4S內工作,7月23日曾入住醫院宿舍,7月24日為通宵更工作。

同一病房工作的2名支援人員亦為初步確診個案。

雖然以上3位醫護人員在工作時穿著合適個人防護裝備,惟曾與上述3位醫護人員一同入住宿舍的6人及用膳的10人需入住檢疫中心。

該病房已停收新症及停止讓病人出院。

第4位人員於腫瘤科專科門診工作,職責為幫病人量度維生指數,7月27日最後上班。該門診無職員或病人列為緊密接觸者。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地新增149宗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另有73宗初步確診個案。

本地個案資料

145宗本地個案中,84宗與早前個案相關,當中72宗經家人或朋友感染。另有61宗源頭未明。

屯門富臨群組多1宗確診個案。上水屠房多2宗確診個案,另有3宗初步確診個案。

的士司機多2人感染,當中1名經運輸署大型檢測計劃發現,另1人則身體不適自行求醫後確診。

安老院舍方面,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及深水埗順寧道各新增1宗個案。西營盤高街明愛恩翠苑亦有1宗初步確診個案。

新城電台新增1宗初步確診個案。

醫管局資訊

因需要更多時間更新個案資料,截數時間改為每日早上9時。

過去24小時再有69人康復出院,沒有病人死亡。1168人留院者中39人情況危殆,29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一線隔離病房及病床使用率維持八成。

截至今日,仍有不多於200宗確診個案等待入院治療。同時,有270名病人在二線隔離病房,162人在鯉魚門度假村。

3⃣醫院內潛在個案資訊

北區醫院
昨晚一名70歲女病人因身體不適入住內科病房,經醫生檢查發現肺部有感染,今早初步確診。
同病格6人均須檢疫。醫護人員未進行高風險程序,並穿著合適個人保護裝備,不須檢疫。

伊利沙伯醫院
一名64歲男病人在7月28日因心臟問題入住內科病房,後來他因白血球偏低轉至監察病房。內科病房同一病格8名病人均須檢疫,醫護人員則穿著合適個人保護裝備,毋須檢疫。
另一名71歲無發燒女病人因心臟問題入院,後來初步確診。沒有醫護人員或病人須接受檢疫。

瑪嘉烈醫院
昨日4宗初步確診個案正式確診。
經醫管局追蹤,約100名人士因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而須進行檢測,其中有58名病人及20名職員測試呈陰性,尚有14名病人及26名職員仍在等候檢測結果。今日再發現5名醫護人員屬密切接觸者,需要進行檢測。
有關病房仍然停收新症,確診職員曾入住的宿舍亦繼續停用及進行深層清潔。

明愛醫院
昨晚一名4歲男童入住觀察病房後嘔吐,後轉至瑪嘉烈醫院,並初步確診。
當時有一位病人服務助理只戴口罩及手套清潔嘔吐物,須接受檢疫。
病格內有2位病人及2位家長,但因病床距離較闊,因此不屬於密切接觸者。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21宗確診個案,當中118宗為本地感染。另有9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本地個案

62宗個案與早前確診者有關,當中48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另有56宗源頭不明。

屯門康和護老院多3宗個案,慶回歸群組多1宗個案,的士司機大型檢測計劃發現多1宗個案。

新城電台群組多2宗個案,累計8宗。堅城梁氏群組多1宗個案,另有1名曾清潔創紀之城同層洗手間的工作人員確診。

亞皆老街怡安閣直銷公司多4宗個案,累計6宗,另有5宗初步確診個案。

粉嶺耀能協會復康中心、明愛恩翠苑及鑽石山志蓮日間中心各多1宗初步確診個案,會安排檢測或檢疫。

醫管局情況

再多2人死亡,累計27人。另再有97人出院,累計1751人。1187名留醫確診者中43人情況危殆,39人情況嚴重,其餘情況穩定。

伊利沙伯醫院1名女病人因頭暈於29日入住內科病房,昨日開始出現病徵故轉至監察病房,其後確診。10名同病格病人須檢疫。

澄清:現時無計劃要求病人化驗結果呈陰性才獲准入住普通病房,會繼續按風險進行抽驗。

東區醫院於13日及20日曾進行家居探訪,為1名病人作紓緩治療,其後丈夫及家傭確診。因病人無佩戴口罩,護士只佩戴外科口罩,護士須接受檢疫,目前檢測呈陰性。

瑪嘉烈醫院群組再有1人須接受檢疫。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115宗個案,全屬本地感染。另有不多於60宗初步確診個案。

79宗與早前確診者相關,其餘36宗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本地個案資訊

58宗經家人或朋友聚會感染;其他從工作地點感染。

屯門富臨及慶回歸群組各新增1宗個案。

文錦渡有地盤新增4宗個案,累計8宗。

旺角亮碧思群組新增7宗個案,另有1宗為群組二代傳播。

堅城(梁氏)建築公司同層另一公司有1宗個案。

仁安醫院1名醫生、西營盤高街明愛恩翠苑護老中心、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及深水埗順寧道敬福護老院各新增1宗個案。

醫管局資訊

今午新增1人病逝,另有4宗死亡個案昨日已公佈,累計34人。

仍有1107人留醫,其中34人危殆,41人嚴重。另有101人出院,累計1959人。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稍微下降至約75%。惟有逾100名病人仍等候入院。

醫院及治療中心資訊

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中心
已在昨日啟用,至今有31人入住。經醫管局核對,發現有1位非確診病人因資料錯誤而需送回瑪嘉烈醫院檢測,結果呈陰性。

明愛醫院
1名內科醫生初步確診後,經接觸追蹤及相關病房病人檢測,發現多1名同一病房男病人初步確診。

3位醫生曾與確診醫生用膳,須接受檢疫,另有約40人須醫學監察。

該病房內已先後有4人確診,將暫停接收新症及出院程序。

經衛生防護中心研究,醫生是由家人感染,而院內病人則或經社區感染。

京士柏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1名在京士柏中心機房內工作的機電工程署技工確診,其最後上班日為7月31日。工作範疇不須接觸血製品。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80宗個案,當中56宗與早前個案相關,24宗源頭不明,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另有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1⃣本地個案資訊

44宗為經家人或朋友聚會感染。

明愛醫院內科醫生及病房內1名87歲男病人確診。

何文田怡安閣亮碧思傳銷群組新增5宗個案。

運輸署大型檢測計劃發現1宗的士司機個案。

大圍隆亨救世軍長者之家新增1宗個案;深水埗順寧道敬福老人院新增2宗個案,另有1宗初步陽性個案。

文錦渡警察高級戰術訓練學校地盤新增1宗個案。

醫管局資訊

1243名留醫者中43人情況危殆,49人情況嚴重。新增4人死亡,累計37人。另有78人出院,累計2037人。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維持約75%,二線隔離設施則有約300人使用。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累計56人使用,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則有約200人使用。

其他資訊

明愛醫院有25名醫護及35名病人須檢疫。另有65名醫護及97名病人已進行檢測,全部結果呈陰性。

昨日有2宗被錯誤判斷為確診個案,個案編號由今日新增的個案取代。

1人為西營盤明愛恩翠苑護老院護士,送往亞博館途中發現資料錯誤,轉送瑪嘉烈醫院再作測試。

1人是慈正邨居民,參加民政事務署大型檢測計劃,惟報告錯誤判斷為陽性。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80宗個案,當中75宗為本地感染。

43宗與早前個案相關,32宗源頭不明,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另有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本地個案資訊

36宗經家人或朋友聚會感染。

深水埗順寧道敬福護理院多1宗個案。

何文田怡安閣直銷群組新增2宗確診及3宗初步個案。群組早前到長洲遊玩,有1宗當地相關個案。

土瓜灣市政大廈街市新增1宗個案,紅磡市政大廈街市新增2宗個案。
由於兩間街市皆有超過10宗個案,且確診個案魚檔距離相近,正調查個案之間有否關連。兩個街市今日將提早於5時關閉,以方便大清洗及供袁國勇教授考察。

醫管局資訊

1298名留醫者中43人情況危殆,52人情況嚴重。新增4人死亡,累計41人,其中一位死者為今日新增個案。另有104人出院,累計2141人康復。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維持近八成,二線隔離病房則有約300人使用。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累計85人使用,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則有約200人使用。

其他資訊

廣華醫院
一位81歲老翁昨日發燒求診,化驗結果初步陽性。他於7月末曾入住該院內科病房,於院內等候檢測分配病房時曾與一名其後確診者同房;而當時他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分配到一般內科病房,同房有7名病人列作緊密接觸者。

仁濟醫院
一位7月末出院病人,於前日發燒及到瑪嘉烈醫院求醫,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同時病情一直轉差,今日確診並離世;其於仁濟醫院時同房有10名病人列為緊密接觸者,另外2名醫護人員須接受醫學監測。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85宗個案,當中82宗為本地感染。

49宗與早前個案相關,33宗源頭不明,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另有7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個案資訊

有1宗輸入個案由台灣返港,但酒店檢疫期間曾更換酒店及外出違反檢疫令,未能排除實為本地感染。33宗經家人或朋友聚會感染。

深水埗順寧道敬福護理院多5宗個案,4人為院友,1人為護理員。

何文田怡安閣直銷群組新增6宗個案。群組早前曾到帝京酒店進行培訓。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95宗個案,當中91宗為本地感染。另有6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52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39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46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深水埗順寧道多2宗個案。黃竹坑朗逸居及屯門康和各多1宗個案。耆康會啟業安老院有1名院友初步確診。

昨日確診的印傭曾居於北角陽光女傭中心,13人須接受測試。昨日公佈的駱克道宿舍經覆核後,發現只有1人到新僱主家中,其餘27人仍然留在宿舍。

另有1名印傭初步確診,7月與4至6人居於上環安盛僱傭中心,8月1日到新僱主家中,其後發燒並於將軍澳酒店等候測試結果。新僱主一家須接受檢疫。

醫管局最新情況

1204名留醫者中39人情況危殆,57人情況嚴重。新增2人死亡,累計44人。另有144人出院,累計2458人。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70%左右,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累計140人使用,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則有約130人使用。

廣華醫院骨科1名病人初步確診,病毒及抗體測試均呈陽性,估計入院前已受感染。

明愛醫院1名支援員工初步確診。他於檢疫中心發病,其家人早前已確診。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89宗個案,當中81宗為本地感染。另有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49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32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40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何文田怡安閣直銷新增5宗個案;

早前薄扶林檢疫中心新增1名工作人員確診;

再多1名的士司機確診;

補充早前確診的外傭除之前地點外,亦曾於希雲大廈留宿,暫未聯絡到業主;

昨日初步確診的印傭正式確診,其餘27名曾居於同一宿舍外傭未有陽性個案。

醫管局最新情況

1110名留醫者中41人情況危殆,50人情況嚴重。新增3人死亡。另有162人出院,累計2620人康復。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65-70%,今日未交代二線隔離設施、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及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的使用人數。

醫管局交代現時個人防護物資存量,估計足夠用4個月:外科口罩約3500萬個,N95口罩約280萬個,PPE保護衣約520萬件,面罩約1000萬個。

將軍澳醫院腸胃科1名62歲女病人初步確診,5位同一病格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袁國勇:政府五個月都未能做好病毒檢測工作 進度緩慢

#港聞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政府由測試到將確診者隔離的進度緩慢,又指政府五個月以來,都未能做好病毒檢測工作。 (8/8/10:07) 全文


https://t.me/nowtv_news/44713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69宗個案,當中67宗為本地感染。另有40至50宗初步確診個案。

37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30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29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深水埗順寧道敬福護老院多2宗個案;

黃竹坑朗逸居再多1宗個案,患者CT值高,估計已感染一段時間;

何文田怡安閣傳銷群組再多1宗個案;

1名旺角王子大廈中醫師確診,曾接觸過2名病人;

長沙灣鴻裕大廈個案之前主要為A座,近期擴散至B座,部份患者為同一樓層,不排除為環境感染,會派發樣本瓶作檢測;

九龍灣車廠及葵涌貨櫃碼頭各多1宗個案。翻查早前紀錄,兩個地方各有4至5人確診,碼頭確診者主要為貨櫃車司機,會調查兩地個案之間是否有關連。

醫管局最新情況

1068名留醫者中45人情況危殆,51人情況嚴重。新增1人死亡,累計47人。另有151人出院,累計2755人康復(早前系統記錄有誤,將16名仍留醫病人計作已出院)。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六成半至七成多,今日未有公佈二線隔離設施、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及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使用量。

仁濟醫院
該院內科1名44歲病人確診,入院時首次測試為陰性分配到普通病房,有11人列作密切接觸者;
該院另有3名病房助理因清潔時未配戴足夠防護裝備亦須接受檢疫,另外10名員工及1名病人須接受醫學監察。

伊利沙伯醫院
1名人事部文職員工初步確診,早前已因家人確診入住檢疫中心,估計並非院內感染。

屯門醫院
1名女護士今日上班時有低燒 ,接受病毒檢測後初步確診,現時已入住觀察病房,並翻查其工作記錄作相關清潔,該院稍後會公佈詳細情況。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72宗個案,當中63宗為本地感染。另有4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39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24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33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耆康會啟業長者鄰舍中心多2宗確診及1宗初步個案,全院約40人將安排撤離檢疫;

葵涌貨櫃碼頭新增多1宗個案;

何文田怡安閣傳銷群組再多1宗個案;

1名確診待業外傭曾到過荃灣享和街張大偉僱傭中心。

醫管局最新情況

1041名留醫者中41人情況危殆,59人情況嚴重。新增4人死亡,累計51人病逝。另有92人出院,累計2847人康復。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六七成左右。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69宗個案,當中67宗為本地感染。另有3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45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22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30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耆康會啟業長者鄰舍中心多1宗確診;

葵涌貨櫃碼頭新增1宗個案;

1名男醫生確診,早前曾到訪多間老人院診症;

早前確診外傭的留宿地點有3名同住外傭確診,其中2人曾到屯門一地點協助屋主搬家,該人須接受檢疫;

另外1名早前確診的外傭曾居於友人的坑口居所,將安排檢疫。

醫管局最新情況

1052名留醫者中36人情況危殆,59人情況嚴重。新增5人死亡,累計55人病逝。另有70人出院,累計2917人康復。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六成半至七成。

東區醫院3宗個案懷疑有關連,將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截至今日午夜,本港新增33宗個案,當中32宗為本地感染。另有5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17宗本地個案與早前個案相關,其餘15宗未有源頭。

本地個案詳情

10宗與家庭群組或朋友聚會相關。

耆康會啟業長者鄰舍中心再多1宗確診;

葵涌貨櫃碼頭新增1宗確診及3宗初步個案;

有1名確診外傭曾於旺角祥興大廈留宿,有另外10人同住,暫時未接觸到宿舍負責人。該外傭之後轉至位於大角咀的僱主寓所工作,一兩天後不適,等候檢測結果期間到附近另一樓宇暫住,其後確診。

醫管局最新情況

988名留醫者中32人情況危殆,61人情況嚴重。新增2人死亡,累計58人病逝。另有135人出院,累計3052人康復。

一線隔離設施使用率為六成半至七成半。

廣華醫院
新增2宗個案,互相有關連;
另有1名護士初步確診,其居住大廈有確診者。由於沒有與其他同事共膳,因此除同於醫院工作的妻子外,沒有其他人須檢疫。

北區醫院
1名護士為病人抽驗鼻咽樣本時沒有戴面罩,但有配戴其餘防護裝備,病人其後確診。該名護士化驗結果為陰性,須接受28日醫學監測。

#香港新聞 #武漢肺炎

TOP

返回列表